返回 大明:寒门辅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千四百八十七章 幕僚出身的尚书温祥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沈溍不解,眯着眼看着已是花甲之年的温祥卿,道:“温尚书想说什么,长兴侯去了北面又如何,现如今的情况是,喜峰口丢了,蓟州镇丢了,北平东面的门户被人打开了!”

    nbsp“这个时候,以元军骑兵的速度,说不得已经兵临北平城下!可现如今局势到了这种地步,镇国公竟还不派人求援,也不让各地预警,进入战备之中!”

    nbsp兵部左侍郎汤见暼了一眼沈溍,这个三十出头的进士,在外面历练了两年被调入兵部,作风雷厉风行,以强硬着称。

    nbsp此人敢于对抗勋贵,比如汤和的家奴打了人,沈溍就敢弹劾汤和,邓愈多占了几亩地,他就敢让邓愈退地,就连镇国公复活一事,他都敢说这是无稽之谈,甚至还写了文书,弹责顾正臣勾结佛、道,蒙蔽天下……

    nbsp朱元璋很欣赏这样硬气的人,多次公开夸赞沈溍,说他堂堂正正、铁骨铮铮,不畏权贵,还号召官员学一学。

    nbsp这话说的——

    nbsp我们怎么学,学他斗国公?

    nbsp算了吧,兵部最重要的事,不是弹劾几亩地的小事,而是需要处理国之大事,比如军队建设问题,火器化问题,军队卫所内部问题……

    nbsp强硬是强硬了,但还是需要回到本职工作上来,不能人在兵部却干督察院的活,不是言官,就少说话……

    nbsp可沈溍不,他偏要说。

    nbsp温祥卿老眼深沉,没有半点情绪波动,缓缓地说:“沈侍郎,你中了进士之后,为何没去格物学院进修,反而是去了地方上历练?”

    nbsp沈溍错愕:“我进入仕途,为的就是做事。学问三十余年,足够用了!再说了,这与今日讨论的北方战事又有何关系?”

    nbsp温祥卿看向汤见:“汤侍郎,你说有没有关系?”

    nbsp汤见并不想得罪温祥卿,这个老头子可不是一般人,耿炳文能拿到长兴侯这个爵位,背后就有温祥卿的三成功劳。

    nbsp没错,此人曾经是耿炳文的幕僚师爷。

    nbsp一个真正经历过战场,为耿炳文出谋划策,守住长兴十年的智囊之人。

    nbsp后来在大都督府做事,又在秦王朱樉身边做事,在秦王就藩之前,被朱元璋调至儋州(海南)当知州,并配合韩宜可开海广东,直至今年二月份,被调回金陵当了兵部尚书。

    nbsp汤见拱了拱手,平和地说:“温尚书所言,想来应该是——去了格物学院进修,可以看穿许多迷惑,少许多烦恼。”

    nbsp沈溍甩袖,眼神中带着几分不屑与愤怒:“哼,格物学院?似乎出自格物学院就有了天大的智慧,了不起一般。就事论事,丢了蓟州镇,便是将黄河以北置于危险境地!加上他知情不报,故意隐瞒,其心可诛!”

    nbsp“试问,这般国事,身为兵部之人,我们该不该论出个结果,该不该联名上书弹劾?我知道,镇国公有威名,有智谋,可威名吓退不了元军数十万铁骑,智谋也挡不住刀兵无数!”

    nbsp温祥卿端起茶碗,低头时目光扫了一眼沈溍:“我知道,你是心忧百姓、心忧朝

第两千四百八十七章 幕僚出身的尚书温祥卿[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