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四百八十七章 幕僚出身的尚书温祥卿[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廷,也想一旦局势不可收拾,朝廷也能早做打算,布置防线,减少百姓伤亡。你是个心怀坦荡的官员,然而——”
nbsp“怎么?”
nbsp沈溍皱眉。
nbsp被人夸,就怕一个然而,这分明是先扬后抑,也就是,夸一句踹一脚。
nbsp温祥卿抿了口茶,放下茶碗,缓缓起身:“你不了解格物学院的学问,也不了解镇国公的智慧,不明白什么是包围战术,也不清楚什么是火器作战。”
nbsp“我还是那句话,兵部之人,最次,也应该去格物学院的兵学院进修一下,老朽年纪大了,尚在学习,你,不能不进步啊……”
nbsp沈溍脸色有些难看。
nbsp汤见想笑,却也没笑出来。
nbsp沈溍与两人说不到一块去,干脆自己写了一封奏折递了上去。
nbsp武英殿。
nbsp朱元璋将沈溍的文书丢到一旁,对朱标、邓愈道:“朝堂之上,欲治顾正臣罪行的官员可不在少数,尤其是刻意隐瞒军情这一条,可是实打实,不能否认的罪名。就连坊间,也有不少士人在那悲愤,说丢蓟州镇等同丢中原,顾正臣无力回天,还说朕用人不当……”
nbsp朱标侧身看向一旁挂着的舆图:“父皇,顾先生一开始就说过,为避免惊天下,前方军报暂且不报,毕竟故意丢城池这种举动,很容易引起朝堂风波,不明所以的官员,也必然会趁机弹劾。”
nbsp“只可惜,镇国公考虑周全,压住了北平都司、北平周围的府县,可唯独忘记了收治伤兵的迁安。迁安知县文书送至金陵,才有了今日麻烦。儿臣以为,是时候说明镇国公用意,止住风波了。”
nbsp朱元璋看向邓愈:“你怎么看?”
nbsp邓愈严肃地回道:“陛下,按镇国公安排,决战日期在四月六日至四月十日之间,视元军进入口袋阵的速度与数量来定,当下已是四月十二日,臣想,镇国公必然发起了决战。”
nbsp“即便是此时公开镇国公意图,纵有一二细作尚存金陵,那也是来不及去通传,更何况,那个战场就是个口袋,口袋不松,细作也难进入战场。如今风潮愈演愈烈,任由官员如此,对镇国公不公。”
nbsp朱元璋呵了声:“顾正臣这个布局,当初朕看了都心惊,若不是他以火器说服了朕,朕也不敢答应。说起来,这些官员担忧也不无道理。至于这风潮,依朕看,还是不要解释为好,让他们说,让他们弹劾就是了。”
nbsp“多少声音与争议,都会被一个浪头拍下去。只是这个浪头什么时候涌过来,朕也在盼着呢。你们说,这次顾正臣能留下多少元军,可不可以为北伐扫清障碍?”
nbsp邓愈思索了下,言道:“十万,应该有的。”
nbsp朱标见朱元璋看了过来,目光笃定地回道:“父皇不必这般看儿臣,儿臣的想法不会改变,元军进入口袋阵多少人,顾先生便会留下多少人,哪怕是买的里八剌进来了,他也别想跑出去……”
nbsp朱元璋笑道:“你小子,对他也忒自信了吧?”
喜欢。
第两千四百八十七章 幕僚出身的尚书温祥卿[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