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草原上的铁玫瑰:女知青改造北大荒实录 柒[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去临时救灾,结果他发现了牧民们自制的抗旱播种工具,就留下来研究改良。34;老人转向汪璒,眼中闪着光,34;你身上有他的固执劲儿。34;
nbsp一阵剧烈的咳嗽突然袭来,汪璒急忙掏出手帕捂住嘴。当她展开手帕时,上面赫然沾着几点猩红。
nbsp周维民脸色骤变:34;明天去医院全面检查,这是命令!34;
nbsp兵团医院的消毒水气味让汪璒想起嫂子符媛圆工作的厂医院。X光片像一扇神秘的窗户,照出她肺部那片模糊的阴影。
nbsp34;陈旧性病灶,像是严重冻伤后留下的。34;戴着厚镜片的医生敲着片子,34;最近是不是经常胸闷?夜间盗汗?34;
nbsp汪璒想起在阿尔善那些被咳嗽惊醒的夜晚,想起总也暖不热的手脚。34;严重吗?34;她问。
nbsp34;目前不影响正常生活。34;医生推了推眼镜,34;但绝对不能再长期暴露在严寒环境中,否则极易复发甚至恶化。34;他顿了顿,34;家族有肺结核病史吗?34;
nbsp汪璒想起父亲书柜深处那些药瓶,想起他冬天总是紧闭的窗户。34;我父亲......年轻时在西北冻伤过肺。34;
nbsp医生严肃地写下诊断结果,最后一行特意用红笔标注:34;建议调往温暖干燥地区工作3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走出医院时,秋阳正好。汪璒站在台阶上,看着金黄的树叶打着旋儿落下。她摸出那张调令,在34;总部农机研究所34;选项上轻轻摩挲。理智告诉她应该留下,可当她闭上眼睛,看到的却是哈森老人粗糙的双手,是其木格渴望知识的眼睛,是草原学堂里孩子们用蒙汉语合唱的歌声。
nbsp34;先解决播种机成本问题。34;她对自己说,把调令塞回口袋。无论最终选择什么,这个承诺必须兑现。
nbsp农机厂的车间里,第一台正式版抗旱播种机已经下线。银光闪闪的外壳上还系着红绸带,像只骄傲的白天鹅。
nbsp汪璒绕着机器走了一圈,眉头渐渐皱起。
nbsp34;成本核算出来了吗?34;她问旁边的技术员。
nbsp34;单台生产成本两千八百元。34;技术员翻着账本,34;如果量产,可以压到两千五左右。34;
nbsp汪璒的心沉了下去。牧区普通家庭年收入不过三四百元,这个价格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天文数字。她蹲下身,手指抚过精密的齿轮组和液压装置,突然问:34;最贵的部件是哪些?34;
nbsp账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指向几个关键部件:进口轴承、合金钢开沟器、自动分配阀......汪璒的笔在这些项目上画了圈,一个大胆的想法逐渐成形。
nbsp34;给我三天时间,还有;她环顾四周,34;废料堆的通行证。34;
nbsp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汪璒几乎长在了废料堆里。生锈的油桶、报废的自行车链条、淘汰的拖拉机零件......这些被遗弃的金属在她手中获得了新生。她用油桶切割改制种箱,自行车链条传动代替精密齿轮,甚至找到了用废旧弹簧钢制作简易开沟器的方法。
nbsp34;你这是在开历史倒车!34;林雅看到原型机时几乎尖叫出声。这台拼凑起来的机器活像个金属怪物,却奇迹般地保留了核心功能——螺旋开沟和蓄水胶囊播种。
nbsp34;成本多少?34;周维民倒是很感兴趣。
nbsp34;不超过三百元。34;汪璒脸上沾着油污,眼睛却亮得惊人,34;而且大部分零件牧民自己能找到替换品。34;
nbsp测试场上,这台34;乞丐版34;播种机像头倔强的老牛,发出吱吱嘎嘎的响声,但确实将包裹着生命希望的胶囊一粒粒送入土壤。
喜欢。
第286章 草原上的铁玫瑰:女知青改造北大荒实录 柒[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