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章 不系之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凌家族人从安徽休宁出发的第十七天清晨,我们把行李放上雇来的小车上,由车夫推着车,伴随我们一行人步行到渡口。

    昨天伯父已做了安排,将我们全部103人,分乘两舫。

    舫,是指将两船并联在一起的大船。

    在现代,交通运输不再依赖船,中大型的轮船、渡船多是使用电动马达的铁壳船,都是铁皮、铁杆、铁枝,铁船确是稳固,但也失去了木船的韵味。

    现代人对舫的印象,更多来自园林中的“画舫”。

    “画舫”最有名的就是北京颐和园的东门入园,往仁寿殿方向,穿过长廊,就可以到达那座漂亮的石舫。

    北京颐和园石舫,通长36米,船舱用巨石雕砌而成,船面上部是木质的舱楼。

    颐和园石舫建于清乾隆20年,即公元1755年,乾隆皇帝曾为石舫吟诗一首:

    雪棹烟篷何碍冻,春风秋月不惊涛。

    载舟昔喻有深慎,磐石因思永奠安。

    乾隆皇帝当然期待清朝的江山像石舫一样永固!但在公元1860年,石舫上边的木质建筑被英法联军烧毁,只余下光光的石头,这就像预兆着清朝的没落。

    石舫在公元1893年光绪年间得到重建,现代人看到的,就是光绪年间重建的模样;石舫两侧在此次重建中,增加了两个轮船才有的明轮,而且窗户和窗户上的玻璃都是西式的,玻璃上还贴着花,特别漂亮。

    正确开启欣赏颐和园石舫的地方,不是站在石舫的旁边,而是在石舫西北侧的荇桥之上,荇桥在颐和园的后山后湖景区内

    在武圣祠岛与寄澜堂之间的河道称为“万字河”。

    荇桥蜿蜒横跨万字河,荇桥以北,为万字河北段,向北通“宿云

第49章 不系之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