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杨溪古道[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nbsp我们在沅陵吃完猪脚粉后,就继续我们的旅程。
nbsp我们一行人出了沅陵古城,搭船过河,向着西南出发。
nbsp过了河后,看见如烟的远山和广阔的田野,田野中央有一条蜿蜒的古道,一直伸向远方。
nbsp此时,正是清晨,太阳尚未出来,薄雾轻轻地飘浮在田野上方,显得十分神秘。
nbsp古道两旁均有溪流,溪边种有许多水杉,此时正是初冬季节,水杉逐渐变黄变红,金黄、艳红、绿色的枝叶相互映衬,彩色缤纷。
nbsp古道全石板铺成,窄处80分左右,宽处近非常平整,非常好走。
nbsp船夫告诉我和萧遥剑说:这就是杨溪古道,是秦始皇为南征百越而开辟的军事要道。
nbsp我听了,心里咯噔了一下,想到:这条古道怎么我在现代时没有听过呢?
nbsp听到萧遥剑说:原来是秦朝时修的路,怪不得石板路修得这么工整!
nbsp萧遥剑说得不错,秦始皇一统江山后,为了巩固政权,对内制订了许多严苛的政策;对外积极实施防御,除了修建万里长城来抵御匈奴,还有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广修公路,最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当属“秦直道”。
nbsp“秦直道”位于内蒙古、甘肃省和陕西省境内。
nbsp秦灭亡后,朝代变换、沧海桑田,到了清代时,政治的中心移到中原腹地,这条古道一度被废弃,仅由当地民众使用;到了现代,在政清民和的社会环境下,秦直道,这条历经两千年不变的古道,引起人们的注意。
nbsp“秦直道”最让后人感到惊奇的是,这条道路两千年来,一直寸草不生!
nbsp经过一番考研查证,人们也知道了“秦直道”历两千年仍在的原因。
nbsp据史书记载,秦立国后,秦始皇指派大将军蒙恬负责修建道路事项,这从侧面证实了秦朝时候的道路,首先是军需。
nbsp大将军蒙恬负责修路,实行的是军事管理,人们不敢有任何怠慢,更加不敢偷工减料。
nbsp开工前,蒙恬组织能工巧匠们商量后决定,在修路时,用熟土加碱的办法。
nbsp熟土是指将建筑用土在高温下炒熟。
nbsp为了保证不生杂草,更在熟土中加入了大量的碱,然后铺在路面上,再用人工夯实,经过这样的处理,路面上再也长不出草来!
nbsp这样修路当然费工费力,据记载,单单“秦直道”的修建,前后耗费了足足两年半的时间。
nbsp但是,古人将智慧,用于想万全之策,建的是千年之道!
nbsp言归正传。
nbsp在田野中,我们沿着古道前进,随着太阳出来,薄雾散去,在不远处,看见宽阔的沅江,原来我们一直都在沿着沅江走。
nbsp从沅陵古城出
第173章 杨溪古道[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