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1章 朝日鲜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nbsp船夫、我和萧遥剑三人,吃完午饭后,在沅陵街道上散步,不知不觉就沿着青石板路走到河边。

    nbsp沅陵古城以主街道为骨干,两边都是巷子,巷子的中间,建满了房屋。

    nbsp房屋有个特征,以青石板主街道为界,靠山的那边往上走是窨子房、四合院,靠河的那边,往下走,都是吊脚木楼。

    nbsp往河边的巷子尽头,就是埠头,两边均是吊脚楼。

    nbsp吊脚楼的一层,为了方便,靠河的一边建有木栈道互通,这样一来,人们走到哪里都很方便,也可以站在过道上,倚着吊脚楼的栏杆看河上的风景。

    nbsp我们走在吊脚楼的一层,看见一层有用作停放货物的,也有饭店酒馆,更多是用作浆洗房,吊脚楼的一层,充分利用河流的作用。

    nbsp吊脚楼的二层,有小阁楼,住在吊脚楼的人,一般就是住在二层的阁楼。

    nbsp我们倚在吊脚楼的栏杆边,抬头四望,看见二层的阁楼有晾衣晒东西的地方。

    nbsp我看了就说:常年住在河边的这些吊脚楼,会不会很潮湿?

    nbsp船夫微笑地望着我,小声地说:当然会!如果雨季,住在吊脚楼还会很担心发大水。

    nbsp萧遥剑也小声地说:看来住在吊脚楼的人,都是较穷的人。

    nbsp船夫说:对!有钱的人家一般不会选择住在水边,长年累月湿气盛,对身体并不好。

    nbsp萧遥剑说:你看靠山那边,都是四合院或窨子房就知道了。

    nbsp船夫说:吊脚楼有些是平价客栈,供船夫、挑夫临时租住。

    nbsp这时,埠头停靠了一艘船,从船上下来了几个衣着明显不是本国的人。

    nbsp萧遥剑扭头向我们示意,我顺势望过去,心里知道那是高丽商人。

    nbsp洪武年代,外国人通过水域进入中国境内经商和游历虽不多见,但还是允许的。

    nbsp后来有一个十分着名的朝鲜人名叫崔溥,就在中国全国各地游历,写成一书,记录了明朝许多风土人情。

    nbsp我来到沅陵的年代,是明朝洪武22年,即公元1389年,这个时候,元顺帝被明太祖朱元璋赶到蒙古,那就是北元,虽然北元已经是丧家之狗,但是军事力量还在,经常会骚扰明朝边境,刷一刷存在感。

    nbsp在新旧朝代交接的敏感时刻,元朝的旧臣国就特别尴尬了,例如高丽国。

    nb

第171章 朝日鲜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