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神话沅陵[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nbsp凌家一行人从安徽休宁出发的第51天,我们从湖南常德的药王溪村,沿着官道,历时七天,行程四百多里路,下午的时候终于来到了普安道的入口:辰州府。
nbsp明朝的辰州府,管治沅陵,包含沅陵县、卢溪县、辰溪县、溆浦县四县。
nbsp辰州府,即现代的湖南省怀化沅陵县。
nbsp我们这一晚住在沅陵古城的客栈。
nbsp初冬金黄色的阳光照在沅陵古城街道的青石板上,我的心情十分好奇与激动。
nbsp我对萧遥剑说:你知道吗?沅陵古城在汉高祖时就设置了!
nbsp萧遥剑用奇怪的目光看着我说:那又怎样?
nbsp萧遥剑当然不明白我为什么激动。
nbsp沅陵古城,这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在我曾生活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因修建五强溪水库,沅陵古城地势低,从此淹没在水下。
nbsp现代的人们,只能看到水库旁遗留下为数不多的半截老街古巷。
nbsp而现在,一座完整的古城就在我的面前,我怎么会不激动呢?!
nbsp我想起在现代读大学时,学习的是历史,有一次上课时,教授说起成语与地方历史的联系时,就讲到与湖南沅陵古城与许多人们熟悉的成语有关。
nbsp我问萧遥剑:你听过书通二酉、才贯二酉吗?
nbsp萧遥剑说:我知道!学富五车、书通二酉嘛!就是形容那个人博览群书、学问渊博。
nbsp我说:对!书通二酉、才贯二酉,是指大酉、小酉两座山,就在沅陵县的西北!
nbsp萧遥剑恍然大悟说:原来在这里!我听说过书通二酉、才贯二酉的典故与与当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事件中的焚书有关。
nbsp萧遥剑所说的“焚书坑儒”也是一个成语呢!
nbsp“书通二酉”、“才贯二酉”为什么会让后世人铭记?
nbsp当时秦朝的博士官、儒生伏胜冒着诛灭九族的危险,将千卷书简偷运出咸阳。
nbsp伏胜辗转跋涉,将诸子百家的宝贵书简,藏于沅陵大酉、小酉两座山的山洞中,后来将此藏书洞称为“二酉洞”。
nbsp直到秦朝灭亡,伏胜才将全部藏书籍,出献给汉高祖刘邦,使先秦文化典籍得以流传后世。
nbsp汉高祖刘邦获得伏胜所献大量秦前书简时,龙心大悦,将二酉藏书洞封为“文化圣洞”,二酉山立为“天下名山”。
nbsp二酉藏书,非同寻常,藏的是秦前文化得以薪火相传的重要意义。
nbsp二酉山和二酉洞因此成为后世读书人毕生向往和万里朝拜的地方。
nbsp走在我们身旁的船夫,听了我们的对话,就插话说:马革裹尸一词,也与沅陵有关!
第158章 神话沅陵[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