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靠捡人,小祖宗我被各路大佬团宠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四十二章:迁移首都[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说干就干,距离过年就一个月左右了,时穗把这个想法跟大舅舅说了后,当日大舅舅被派了一队人马过去接人。

    一个月后。

    时大木终于带着云溪村的男女老少全都来了虞都,就连王一鸣和陈大柱他们一家三口也没落下。

    “这一路过来可辛苦?族人们都还好吧?”

    担心路途遥远,族人们会有些身体不舒服,时穗还特意备了不少要一起带了回去,就为了防止头疼脑热之类的。

    “让小祖宗和老祖宗挂念了,这一路走来,大伙儿都很好,就是大家都想你们了。”

    可不是吗?

    这小祖宗自从到云溪村生活后,从小到大都没离开过他们这么久,这可是整整半年啊。

    一想到这么久小祖宗不在他们身边,他们就算顿顿吃肉和大米饭,都感觉没有以前那么开心。

    这不,顾将军的人一说要带他们一起去虞都,说是小祖宗和老祖宗想大伙儿了。

    他们都不带犹豫的,立马就收拾好了包袱,要不是那天太晚了不方便赶路,他们简直恨不得当晚就走呢。

    “小祖宗,夏夏可算是见到你了。”

    “小祖宗,我们可想你了。”

    夏夏和小山子他们,更是比大人都要高兴,都要热泪盈眶。

    “好了,这不是见到我了吗?我算算日子,你们也差不多是这两日到了,饭菜都准备好了,先去吃饭吧。要是你们实在舍不得我,这次过来就先别那么快回去了,先住个一两年。”

    而且,这次之所以这么大费周章的让大家过来,时穗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一月前,经过大家的商议,他们决定在两年后把首都搬去淮阳那边。

    也就是他们逃荒前云溪村的那一带,距离云溪村也就两天左右的路程。

    地方都已经选好了,等过完年就开始动工,之所以选择搬迁,不是没有缘由的。

    一是那边不但土地肥沃,耕地众多,气候也十分的适宜,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尤其是土豆,番薯和水稻。

    二是那边的各类资源也相对比较丰富,适合发张商业和贸易。

    综合种种原因,最后才决定搬迁的。

    听到两年后,可以再回到云溪村,族人都开始喜极而泣。

    “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回去,我还以为,这辈子得留在这里了。”

    尤其是那些老人,个个忍不住红了眼眶。

    故土难离,年纪越大,就越想念那片从小长大的土地。

    两年的时间很快过去。

    而时穗也九岁了。

    这两年的时间里,她帮着四哥做了不少的事情,先是推行了造纸术,还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把土豆,番薯和玉米这三样农作物推广到了整个东夏。

    东夏是四哥在位时的国号。

    才短短两年的时间,靠着这几样作物,百姓们终于能过上温饱的日子了。

    除了大力发展农业外,对于科举方面,广招有才之士,不限于出身寒门还是世家大族,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入仕。

    而且,时穗还自费银钱,开了不少间义学和善堂。

    专门来帮助那些想上学的孩子,还有无家可归的乞儿等。

    至于钱从何而来,可别忘了,她可是有整整一座金矿的富婆!

    为了东夏的发展,四哥还专门指定了一个计划,那就是前三年,主要发展农业和教育。

    等到百姓解决了温饱后,教育的问题,解决起来也会事半功倍。

    然后就是商业,开通航海和贸易,走出去赚其他国家的钱,然后装进自己百姓的口袋。

    对于这方面,时穗已经有了相对完整想法和计划。

    那就是,瓷器,香料,丝绸布料和茶叶这几样。

    至于军事方面,有了之前时穗给提供的那些火药,铁弩等兵器,完全不用担心被进犯。

    东夏三十一年。

    经过两年的建设,新首都华都城终于建好了。

    四哥让钦天监看了日子,五月十八是个吉日。

    于是,他们决定在过完年后,便开始动身启程。

    毕竟从虞都走去,差不多得三个半月的时间。

    启程的这天,大家全都兴高采烈的,尤其是云溪村的老老少少,一想到要回故乡了,就激动的好几天没能睡着觉。

    不过在出发的一个月,时穗特地给沈丘北和许长禹他们去了信,并在信中告诉了自己的想法和打算。

    至于到时要不要随自己一同过去,希望他们可以提前好好考虑一下。

    没过多久,那边便回信了。

    果然如时穗说期待的那般,他们都愿意跟着一起过去。

第两百四十二章:迁移首都[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