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筑梦太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章 亚洲一号[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了确保卫星测试场房达到十万级的洁净度,科技人员一个个化身清洁工,穿着防护服,趴在地上,一块一块瓷砖地擦。

    这让原本觉得自己和科研人员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的梁天,内心颇为感触。

    经过一年半夜以继日的训练,特装车队最年轻的司机梁天,成功地把自己的倒车精度,稳定在了10cm以内。

    他其实已经青出于蓝,完全可以把倒车精度控制在5cm以内。

    他没能达到这个成绩,是因为考核没有这么细致。

    有些人,考一百分,是因为他只能考一百。

    有些人,考一百分,是因为卷面只有一百。

    梁天将满20岁的时候,就成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航天特种工人,开始驾驶装载了300立方的低温液氢的特装车。

    第一次执行任务,就被吓得不轻。

    他明明开的比任何时候都要更稳,更精准,特装车的上方却开始冒起了白烟。

    在看到白烟的那一瞬间,梁天就闭上了眼睛,在心底里和这个世界告别。

    梁天闭上眼睛的时间,最多不过0.05秒,他知道这个瞬间有多短暂。

    预想之中的爆炸,并没有如期来。

    梁天很是有些意外。

    但他是一位特装车司机,这并不是感叹劫后余生的好时机。

    等到任务执行完毕,梁天才去和戢志东报告了这个情况。

    戢志东略带安慰地出声问道:“会不会是第一次自己执行任务,太紧张,所以出现了一点幻觉?”

    “不可能!”梁天早就已经不是刚满十八岁,那个随时会打退堂鼓的少年。

    “那你怎么会全须全尾地站在这里?”戢志东笑看梁天。

    “那我怎么知道啊?或许是刚下了雨,或许是液氢的温度太低。”

    “行,你开的车,都把燃料安全送去加注了,你说什么都有道理。”

    先前没有人说过有这样的情况,戢志东也没有太当一回事。

    学有余力的梁天,闲着也是闲着,就这么加入到了航天清洁小分队里面。

    科研人员负责趴在地上擦地砖,梁天就拿着吸尘器,把边边角角,那些手伸不进去的小犄角嘎达清理干净。

    航天人,航天魂,哪怕是擦拭地面,洁净度也是以十万级来计算的。

    ……

    1990年4月7日,香港亚洲卫星有限公司请来了三百多位中外嘉宾,到现场观看亚洲一号的发射。

    按照当时的国际惯例,发射外国卫星,不仅需要有同声传译,还必须要有实况直播。

    中国航天,第一次登上国际商业发射的舞台,就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然,这个挑战里面,不包括同传。

    不管有没有脑组,在泱泱大中华,找个英语同传,怎么都是分分钟的事情。

    绝对不可能出现,官方同传连话都说不利索的情况。

    嘉宾入座,主持人刚刚开场,同传就开始上岗:“For the first time, a is laung a fn made unication satellite.”

    中国航天的第一次商业卫星发射,就此拉开了最后的序幕。

    在语言上,并不存在任何障碍。

    有障碍的是,所有的细节,都摆在了实况直播里面。

    每一个人,都比平时要更加紧张。

    压力最大的,当属一号操作手——01指挥员。

    4月7日当天,一共有三个发射窗口,两个在下午,一个在晚上九点。

    上午还好好的,下午3点40分,忽然暴雨倾盆,惊雷滚滚。

    亚洲一号通信卫星,是由我国自研的长征三号火箭负责运送的。

    长三用的是液氢液氧推进剂。

    这种推进剂,危险到需要由特装车队来运输。

    稍微有点碰撞,就可能会爆炸。

    让转载了这种推进剂的火箭,穿越积云区、阵雨区和雷区……

    光想想,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一个不小心,就会直接触发闪电。

    发射塔架边上,都有专门的避雷塔,火箭在发射塔架,就还算是安全。

    要是在这种时候发射,导致火箭被雷给劈了,那将是想都不敢想的灾难。

    中国航天人准备了这么久的第一个国际商业舞台,眼看着就要被1990年4月7日的一场暴雨给带走。

    每个人的心情,都跌到了谷底。

    包括具有司机和清洁工双重身份的梁天。

    他这会儿级别不够,还进不了指挥中心。

    只能在外面干着急。

    或许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吧,天公最后还是作了一下美。

    1990年4月7日,夜里九点整,发射场上空,拨云散雾。

    这一天的最后一个发射窗口,终于翘首期盼的航天人和嘉宾打开。

    三十分钟倒计时,就此开始。

    “航区各号、首区各号、30分钟准备完毕,请求15分钟以后口令......”

    戢志东开始执行一号操作手口令:

    “15分钟准备......”

    “1分钟准备……”

    很多人都以为,到了这个时候,不管发射会不会成功,但发射这件事情,肯定已经板上钉钉。

    事实却是,进入到倒计时12秒,还发生了一件让现场气氛直接凝固的事情。

    火箭的上方,冒起了白烟。

    现场的航天人,包括很多老专家在内,全都开始紧张。

    这看起来,太像是液氢燃料泄漏了。

    翟志东在这个时候,面临两个选择——终止发射,或者继续点火口令。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两秒钟的针落可闻之后,现场响起了翟志东平静而又镇定的倒计时口令。

    “10,9,8,7,6,5,4,3,2,1,点火。”

    久经考验,果断执行。

    走,打,按着电钮,火箭就走了。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同志们,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向大家宣布,据西安测控中心的通报,我们刚才发射的【亚洲一号】已经进入转移轨道,这次发射成功了。”

    【亚洲一号】的入轨精度,离原定的准确入轨位置,偏差了9公里。

    但这是太空的9公里,不是特装车司机的9厘米。

    卫星制造商休斯公司,盛赞这次发射刷新了售出的32颗同类卫星的入轨精度记录,是入轨精度最高的一次。

    几个月后,亚洲一号卫星为1990年的BJ亚运会进行了信号传输。

    “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各位观众,?妹呛茫【偈乐跄康牡谑?唤煅侵拊硕?峤裉煜挛缢牡憬??J工人体育场隆重开幕......”

    亚运之后,【亚洲一号】卫星的转发器很快就被订购一空。

    长征系列运载,在这次发射中,赢得了世界各国卫星运营商的青睐。

    自此,国际订单纷至沓来。

    只有翟志平自己知道,实况直播看起来平静而又镇定的十秒倒计时,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

    梁天的那句,一度被他认为是年轻人推脱借口的,【或许是刚下了雨,或许是液氢的温度太低】,又给了他多大的勇气。

第13章 亚洲一号[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