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月照冰雪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84章 主意[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br/>    这种时候,晋王拿着这样一封信,去天子面前状告秦王,反倒容易让秦王反咬一口,说这是晋王在诬陷他,他甚至还可以将罪名推到晋王头上,向天子申诉,晋王心肠歹毒,想要一石二鸟,为了一己之私,谋害两位兄长。

    天子对两位儿子的信任或许是一样的,不会轻易相信晋王是这种人,但是一个隋启初,和秦王相比,天子想来还是更想相信自己的儿子。

    否则,当初,他就不会督令他们尽快结案。

    天子相信晋王也相信秦王,秦王和隋启初之间,他又更相信秦王,晋王拿着隋启初的信去天子面前状告丞相,就说明晋王相信隋启初。那么问题来了,最终,这就变相等于,晋王在针对秦王,天子还是会趋向秦王。

    他偏向秦王,不就是说他相信是晋王在诬陷秦王。

    这样的矛盾,会对晋王十分不利。

    如邓伯行若知,刑部和晋王走得更近一些。

    欧少言是刑部侍郎,直言自己不能将晋王陷入这种境地。

    再说,最后问题转移到了晋王身上,江南的事无法还原真相,也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结果。

    要想彻查真相,他们需要晋王的帮助,但不是现在。

    邓伯行听了他的解释,有些愧疚,这事,的确日他欠考虑了。

    可若晋王都不能出面,那他该如何,让陛下相信隋启初若禀,重视此事,下令彻查。

    难道,只能当作不知道?

    这又怎么可以。

    欧少言看他颓丧郁结,思忖半晌,出了一个主意。

    既然他们无法笃定让陛下相信隋启初信中所言,不确定他知晓此事后的态度,那么就不找陛下了。

    他们让丞相,或者秦王,主动将此事告知陛下。

    初一之后,秦王一直在留意宫中的动向。

    眼看进入正月中旬,怡嫔依旧是怡嫔。这段日子,天楚帝也没有去过怡嫔住处一次。

    秦王想起天楚帝当日看到千里江山图的反应,正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又听到一个糟心的消息。

    江南有人向邓伯行检举了去年江南秋涝,并非天灾,而是人祸。

    他连忙让人向驿站查询,是否真的有从江南发往邓伯行府上的信件。

    丞相府也听到了这则消息,和秦王通气后,丞相王石联系了江南的门生,清查检举揭发之人。

    信件还未查询清楚,秦王又得到了信上内容。

    检举之人,直接检举了丞相王石,据说,那人还寄来了确凿的证据。

    还未证实这个消息,传出的信中内容,又出现了变化。

    检举之人,检举的不是丞相,而是他。

    不仅如此,据说,那些人还抓到了当初去摧毁堤坝的人。

    听到这个说法后没多久,秦王的手下从城外驿站截下了一封信。

    信是江南寄来的,寄信之人不祥,收信之人正是邓伯行。

    信上所述,就是去年江南秋涝之灾。

    写信之人有在信中写到,发现那场秋涝乃人为之难。

    信中,没有更多的了。

    可他们在驿站了解到,这几日,还有两封从江南来的信送到了邓伯行府上。

    这两封信中,说了什么,他们暂时无从知晓。

    得知邓伯行这几日都没有进宫面圣,宫中天楚帝也没有异常,秦王有些困惑。

    邓伯行这人来京都的时间不长,可他是什么脾气秉性,秦王已很清楚。

    他收到了信,为何没有立即上禀天子。

    那信件不是揭露江南秋涝之事的。

    邓伯行是个刚直的人,但他也不是不通人情世故,做事无脑。

    或许,他是谨慎,他已经在暗中调查此事,想等证据充足再爆出此时,届时,他们就无力回天了。

    这种不确定的猜想,反而让秦王更加不安。

    他看着劫下来的信,没有耐心再等江南的回复,拿着信立马秘密前往了丞相府,希望王石可以尽快拿到邓伯行手里的信。

    若那信当真对他们不利,便立即销毁。

    王石思索着邓伯行的为人,觉得他的担心也不无道理。

    要想解决问题,他们的确应先弄清楚这信里有什么,邓伯行知道了多少。

    当天晚上,他派了人去邓伯行府上找这两封信。

    彼时,他们的目的,就是先拿到这两封信。

    然而,五更的时候,大理寺还没开门,就接到了大理寺卿府上的报案。

    大理寺卿邓伯行在府上遇刺了,受了重伤,命悬一线,凶手得手后跑了。

    大理寺值夜的人,弄清楚受伤的人后,顿时不困了,赶忙将此事告知了其他人,并在第一时间差人去了大理寺少卿高柯府上,向他请示他们该如何做。

    没多久,大理寺的人开始全城搜捕凶手。

    京都几座城门,刚准备开门,大理寺的人赶了过来,请求他们戒严,严查出城的人,协助捉拿刺杀他们大理寺卿的要犯。

    很快,天色渐渐变亮,大理寺这么大阵仗,京兆府和五城兵马司想不知道都不行。

    听说遇刺的是大理寺卿,没要大理寺开口,京兆府和五城兵马司在街上巡逻的人,便主动送了大理寺人情,帮忙一起在城里搜寻凶手。

    这样一来,这阵仗就更大了。没过两个时辰,京都五城都知道京都出了大事。

    高柯得知邓伯行遇刺后,吩咐大理寺的人全城搜索凶手后,赶去了邓伯行府上。

    邓伯行伤得不轻,经过大夫近一个时辰的抢救,终于捡回了一条命,算是不幸中的万信。

    高柯去得时候,邓伯行因体力不支,陷入了昏迷。

    他府上的人,并不知道他为何遭遇刺杀,也不知道他有何非要他命的仇人。

    高柯在邓府等了小半个时辰,邓伯行一直未醒。

    他没有再等下去,离开了邓府,前往宫中,向天楚帝上奏此事。

    秦王让丞相府有消息第一时间告知他,早上起来,却还没有等到丞相府的回信。

    半个时辰后,他准备派人去丞相府询问此事时,听到了邓伯行遇刺之事,震惊不已!

    邓伯行遇刺了!

    他不是说,只要信,那邓伯行怎么会遇刺?

    再听手下人回禀,邓伯行的伤势十分严重,大理寺已经在全城搜寻凶手,他心头一跳,感觉很是不好。

    他改了主意,自己亲自前往了丞相府。

第884章 主意[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