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拒绝[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西戎三部犯境,边关告急,边望以白衣之身,集忠勇义士,率孤军深入敌后,夺博州、复永宁,以寡击众,大破西戎狼骑,保我山河无恙,功在社稷!
nbsp朕心甚慰,特册封边望为34;威远大将军34;,赐丹书铁券,食邑三千户,准世袭罔替。望卿再接再厉,早日收复牧洲,荡平西戎!
nbsp钦此!”
nbsp边望一手捏着圣旨,既不下跪也毫无恭敬神态,只是笑了一下。
nbsp“威远大将军?”
nbsp“恭喜威远大将军。”前来传旨的官员,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这朝中已经传的沸沸扬扬,此人乃是边嵘的亲孙子,但边嵘当年是被先帝以谋逆之罪处死的,如今这道诏书,既想让边家人卖命,又闭口不提其祖其父,连他都觉得有些尴尬。
nbsp“陛下还命本官送来了犒赏三军的军粮两千石,以及….”
nbsp话未说完便被边望抬手打断了:“粮我收下了,其余的,你带回去吧。”说完便似笑非笑的盯着他。
nbsp那传旨的官员咽了口唾沫,心道这人还真是嚣张,既不接受皇帝的封赏,却留下了粮食,不给皇帝面子不说,还一副理所当然你的豪横姿态。但此人的身份非比寻常,朝中大臣也曾争论不休。
nbsp论功,他一举收复大宁失地两城,打破西北战事僵局,堪称良将。然其出身罪臣之家,部下更是鱼龙混杂——叛军、逃兵、沙匪、马匪及流民皆在其列,看似乌合之众,却能在他麾下屡立战功,足见其统御之能。
nbsp民间从北到南已传颂其功,若不加封赏,实难服众。然而,一旦褒奖,又恐寒了北疆将士之心。更棘手的是,朝堂之上分歧严重:世家出身的官员多视其为趁乱崛起的野心之徒,而寒门士子却力主唯才是举,甚至以他为榜样。封或不封?如何封?名目如何定?朝廷陷入两难。
nbsp但万万没想到,朝中争议了几天的结果,到了此人面前,却被轻飘飘的拒绝了,似根本看不上朝廷的将军之衔。
nbsp“送客!”边望连一句多余的解释欠奉,直接转身离开。
nbsp雍景帝接到消息却笑了起来:“比想象中还难以糊弄啊。”
nbsp薛怀义望着手中的圣旨,脸上却一丝喜色都无。
nbsp雍景帝并未多做责怪,反而宽慰于他,命他与边望首尾相顾,同图收复。但这无疑更让他难堪,一路从永宁节节败退,西北防线悉数落于敌人手上。如今两座城池已经被边家后人夺回,就连自己麾下的将士也私下议论纷纷,言语间对边望大加赞赏。
nbsp西戎后方被边望截断,于是进攻的节奏更加猛烈了起来,偏偏那边望夺了永宁之后,并未南进,而是按兵不动,图谋西边。
nbsp不过驻扎在甘孜两州的隼王,却将部下全数撤回以防边望突袭,倒也算缓解了薛怀义的困局。
nbsp边望,年方二十有五,乃故边屹将军遗腹子。自幼随边家军旧部辗转西北避世,深谙边地山川险要,骑射韬略无不精熟。其用兵如神,行军如电,时而设伏诱敌,时而轻骑突袭,颇有其祖父边屹当年34;疾如风,烈如火34;之风范。
nbsp然其出身微妙——既是功勋之后,又是罪臣遗孤;既受边军旧部拥戴,又遭朝堂世家忌惮。这般人物,究竟是西北长城,还是未来隐患?
nbsp而此时,京城中一则流言四起。
nbsp鬼月阴子,祸起西北。
nbsp二十六年前,一代高僧净远夜观天象,曾向先帝谏言:34;西北当有异星降世,若不加约束,恐成大患。34;而今看来,此人极有可能便是边望——二十有五,出身罪臣之家,却能以乌合之众横扫西北,收复失地,却又拒不接封,其心难测。
nb
第一章 拒绝[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