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衍神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1章 今年国庆那天,正好中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九月四日,周五。晨曦刚漫过县城的屋顶,杨澜生已背着双肩包站在路边。去往省城的大巴车缓缓驶来,车窗外,秋意正浓——道旁的白杨树抖落几片枯叶,像蝶翅般打着旋儿坠向地面;田埂上的玉米秆裹着金红的穗子,在风里轻轻摇晃;远处的山坡被染上深浅不一的黄,间或有几簇火炬树燃得热烈,像被岁月点燃的火焰。

    nbsp这是中秋前的最后一次省城之行。杨澜生靠窗坐下,看着窗外流动的秋景,思绪也跟着飘远。临床诊疗中攒下的疑惑像秋日的云,沉甸甸地压在心头;与彭悦的婚礼将近,红帖上的日期烫着暖意;而今年的中秋与国庆竟赶在同一天,像是岁月特意埋下的伏笔,提醒着他时光的厚重与人生的奇妙。

    nbsp大巴车驶离县城,驶上高速。田野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连绵的树林。秋阳透过枝叶的缝隙,在路面投下斑驳的光影,忽明忽暗,像极了他这些年的人生轨迹——创业时的高光,失败后的低谷,行医路上的豁然,情感里的牵绊。他想起常东平老师说过的话:“医道如秋途,有坦途,有陡坡,能在落叶里看见新生,才是真修行。”

    nbsp三个小时后,大巴车驶入省城。杨澜生先去了常东平的工作室。推开那扇熟悉的木门,药香扑面而来,常东平正坐在案前整理医案,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泛着银光。

    nbsp“老师。”杨澜生轻唤一声。

    nbsp常东平抬头,眼里漾起笑意:“来了?坐。看你眉宇间带着困惑,是遇上难题了?”

    nbsp杨澜生在对面坐下,从包里掏出笔记本:“确实有几个病例想请教您。特别是近期接触的一个患者,韦昆……”他细细讲述了韦昆的体质特征、家族病史,以及自己对其情志与体质关联的困惑,“她看似健壮,实则阴虚火旺,情绪波动极大,用了滋阴降火的方子,效果却不持久。”

    nbsp常东平听完,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点着:“你忽略了一点——她的‘火,不全是阴虚所致,更多是‘郁出来的。这类患者,多是情志不舒,肝气郁结,久而成火。就像秋日的山林,枯叶不除,遇风就容易燃。”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疏肝解郁,佐以滋阴”八个字,“方子要变,更要解她的心结。医者,不仅要医身,更要医‘气。”

    nbsp杨澜生茅塞顿开:“您是说,她的体质与家族压力、个人执念有关?”

    nbsp“正是。”常东平点头,“你记不记得《黄帝内经》里说‘怒伤肝,喜伤心?情绪是看不见的药,也是无形的毒。韦昆这类人,表面强势,内心却有郁结,就像被寒霜困住的草木,看着挺拔,根却发着僵。用药时,得加些‘温通的引子,比如薄荷、柴胡,不光通经络,更要通心气。”

    nbsp师徒俩就着病例聊开,从脉象的浮沉聊到方剂的加减,从体质的偏颇聊到情志的疏导。常东平时而提笔批注,时而起身翻找古籍,阳光透过窗棂,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杨澜生听得入神,那些困扰多日的疑惑,像被秋风扫过的落叶,渐渐清晰起来。

    nbsp傍晚时分,杨澜生告别常东平,去了林琳的住处。推开房门,饭菜的香气扑面而来,林琳系着围裙从厨房探出头,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回来了?刚炖好的排骨汤,等你呢。”

    nbsp餐桌上摆着两菜一汤,都是杨澜生爱吃的。窗外不知何时飘起了淅沥的秋雨,敲打着玻璃,发出沙沙的声响,像一首温柔的催眠曲。

    nbsp“今天去见常老师了?”林琳给他盛了碗汤。

    nbsp“嗯,聊了韦昆的病例,收获很大。”杨澜生喝了口汤,暖意从胃里蔓延

第331章 今年国庆那天,正好中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