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女重生后,她飒爆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4章 赵大人下狱[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萧帝下朝回到御书房,心情严然不同于先前在朝堂上的阴沉,反而朗笑出声。

    nbsp“好一个借势稳固当下立位,好计谋。”

    nbsp紧随在旁伺候的李熹,听得云里雾里,自然也不敢多问朝堂之事,连忙招呼一旁的内侍吩咐敬事房的人沏来新茶。

    nbsp“皇上,奴才见您今儿难得心情爽朗,这便去吩咐御厨午膳给皇上多备几样可口的膳食。”

    nbsp自从棋王府之事,皇上面上瞧着没受其扰,实则胃口大受影响,要不是皇上偶尔前往皇后的凤禧宫蹭饭,是不大愿意多吃几口。

    nbsp不想,萧帝却是大手一挥,说道:“诶,不必,晚些时候朕到皇后宫里同用。”

    nbsp李熹:……

    nbsp皇上是半点不担心皇后根本没打算给他留饭。

    nbsp“是,奴才这便命人前往传话。”提前让皇后娘娘知道皇上又要去蹭饭,好的多备上两样可口的膳食。

    nbsp萧帝心情极好,批复地方官员逞上来的奏折,也少了几分戾气,今年天下大旱,尤其是关中西北一带灾情严重,中原淮州也令萧帝头疼一阵。

    nbsp奈何朝中无人献计好的治理方案,实则此事,才是影响萧帝食不进寝不安的源头,想来,是得考考他的好妹夫,可有良策排解灾区百姓的民生。

    nbsp——————

    nbsp翰林院,天下读书才子向往之所,朝廷建官分职于翰林之选尤为慎重,必人品端方,学问纯粹,始为无忝厥,所以培馆阁之才,储公辅之器。

    nbsp入翰林的天子门生,公务说来繁琐却又是极为静闲之地,平日主修撰史册,起草诏书,或是助内阁处理机密等工作,多数三三两两聚首谈诗斗赋,探讨学术。

    nbsp年庚趁闲暇功夫,从上官侍讲手里得了应允,从翰林藏书阁找到一册吏籍进行修复,担任编修的宁淮之也加入其中。

    nbsp自入翰林院开始,宁淮之时常寻了功夫同年庚一起,也慢慢起了不错的交情,实则编修的阁馆与年庚所在的阁馆相隔甚远,但因为宁淮之出身定远候府,上锋们多数对他游走窜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nbsp这时,偌大的阁馆从房门处传来突兀的惊呼,“贺兄,宁兄,出大事了~,”

    nbsp阁馆里或忙碌或闲赋说话的修撰,纷纷好奇的望向冲门来的检讨裴书臣,年庚和宁淮之亦都抬起头来。

    nbsp宁淮之打趣的看向毛毛躁躁的裴书臣,笑道:“我说裴兄,你这是上哪窜了一屁股火,不知道的还以为走水了呢。”

    nbsp裴书臣顾不得周遭的目光,反正大家都知道他时常串门寻贺年庚,再有他阿爷是西城兵马司指挥使,量也没人敢在背地里多嘴。

    nbsp他来到年庚二人书案前,喘匀口气,说道:“你们还不知道吧,皇上朝会下旨削了学士赵大人的职务,刚才来了宣旨公公带着官兵前往南书馆把赵大人押至大理寺内狱。”

    nbsp阁馆内的修撰惊愕之后,议论声起:“啥?”

    nbsp“什么,赵大人被贬了?我们怎么不知道?”

    nbsp“可不是,怎的没人过来传唤拟旨?”

&n

第424章 赵大人下狱[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