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绣骨贞心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靛青平冤[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染缸里的梨木牌还在随着靛蓝汁液轻轻晃动,那“金”字的刻痕里积着深青,像极了铁上淬的血。

    nbsp承瑾望着宫墙上流淌的靛蓝,忽然间想起身着蓝衣的陈柏。

    nbsp那身清新淡雅的蓝色长袍就这么迫不及防地浮现在承瑾的脑子里。

    nbsp染缸里的靛蓝汁液泛着浮沫,梨木牌沉在缸底,“金”字的刻痕被泡得发胀。

    nbsp忽然,染布坊外传来铜锣声——那是皇城司的报时锣,往常这个时辰该敲卯时三刻,今日却敲得慌,三短一长,是边警的信号。

    nbsp“姜绣娘!赶紧走!”内侍省的邵成章跑过来。

    nbsp“往哪里走?”承瑾不认识邵成章,她是想来这里找出蛛丝马迹的。

    nbsp靛蓝色的汁液顺着宫墙的砖缝往下淌,在青灰砖上洇出蜿蜒的蓝色河。承瑾弯腰从染缸里捞出那梨木牌,银线孔雀羽的残片还勾在指腹上,冰凉得像块碎玉。

    nbsp“德妃已从实交待了她那块玉佩为何藏在头髻里,皇上才派本官来寻你回紫宸殿……”

    nbsp“奴婢遵命。”承瑾忙手里攥着从染缸里捞出的梨木牌,跟随邵成章往紫宸殿急步而去。

    nbsp紫宸殿内,德妃指尖抚过鬓边那枚玉佩,她微蹙的眉,对所有人道:“这玉佩藏在发间,原是为了藏住三个字。”

    nbsp承瑾手里攥着梨木牌,只见德妃梨花带雨道:“这半块玉佩是臣妾父亲上战场前给臣妾的,说可保宫闱平安。”

    nbsp“太上皇后娘娘您瞧这莲心。”德妃将玉佩呈给太上皇后。太上皇后细看玉佩背面。雕工最深处,果然有三个极小的刻字,被包浆掩着,不细看只当是玉纹——“还我宋”。

    nbsp“臣妾知道藏在头上,最是险处。”德妃抚着鬓角,指尖微微发颤,“金人的眼线有可能遍布宫闱,这玉佩藏在匣子里会被搜去,贴身戴着会被摸到。唯有发髻里,他们只当是寻常饰物,不会细看。”

    nbsp德妃原本端庄挺直的肩背不自觉地绷紧,指尖微微蜷缩,似想抓住什么证明清白,却又在周遭的质疑声中无力垂下。

    nbsp“你听闻禁军喝了你侍女送的酒晕倒了你却想逃跑,你这又作何解释?”太上皇厉声道,“但是你的这块玉佩上面的龙纹缺角,与金军使者的令牌对得上。”

    nbsp“臣妾听闻侍女给禁军送酒,使禁军晕倒一事,臣妾一时慌了才……才……”德妃心急如焚地辩解,“至于与金军使者的令牌对得上,臣妾真不知情!”

    nbsp德妃娇艳的脸颊褪去了平日里的红润,泛出一种近乎于透明的苍白,唯有眼角那抹红痕,泄露了被曲解的委屈。

    nbsp这时,传来捷报——年近七旬的宗泽将军再一次调兵率军击败金兵,又建战功。

    nbsp紫宸殿的鎏金铜炉里,龙涎香正烧到最浓处时,扶摇直上的一缕青烟,在梁柱间盘龙雕刻的鳞甲处打了一个旋,悄然间消散无踪。

    nbsp承瑾垂在身侧的手攥得更紧,梨木牌边缘的毛刺扎进掌心,混着银线孔雀羽的冰凉,倒让她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几分。

    nbsp“将军凯旋的捷报刚到,宫里就闹出这等龌龊事!”太上皇将玉圭重重拍在案上,“德妃,你当殿拿出这‘还我宋三字,是想证明什么?证明你通金是假,反倒还是老身与皇上昏聩,错怪了你?”

    nbsp德妃膝行两步,珠钗撞在金砖上发出细碎的响:“臣妾不敢!只是这玉佩确是父亲送给臣妾的,去年冬日他还托人从太原染坊捎来新调的靛蓝,说要给臣妾染制春日的宫装……”

    nbsp话未说完,已被阶下传来的冷笑打断。

    nbsp金军

第六十一章 靛青平冤[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