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心理咨询室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2章 整顿[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顿”。

    nbsp吏治,是首要之务。科考新政如同一条鲶鱼,被强行投入了原本由察举制和裙带关系构成的、即将板结的官场死水之中。第一次地府科考,吸引了冥界无数怀才不遇或真心想有所作为的阴灵。

    nbsp考题由我亲自审定,重点果然如我所言,摒弃了浮华辞藻,着重考核实务能力、政见见解以及对幽冥律法、地府现状的认知。

    nbsp我当然信不过那些刚刚被齐天吓得屁滚尿流的官僚集团。开考之日,夜枭的身影悄然出现在了考场之外。他率领着他那支同样从血火中淬炼而出、更擅长隐匿与侦查的小队,如同最耐心的猎手,融入了阴影之中,严密监视着每一位考官、每一个可能出现的作弊环节。

    nbsp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总有那么几个自恃背景或心存侥幸的考官,试图在暗中传递消息、篡改考卷,或是为自己派系的考生行方便之门。

    nbsp他们的手段或许能瞒过同僚,却瞒不过夜枭那双在黑暗中淬炼出的眼睛,更瞒不过他手下那些精通各种追踪与反追踪技巧的队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数份带着确凿证据的密报被悄无声息地呈到我的案头。我没有丝毫手软,涉事考官,无论背景如何,一律革职查办,其举荐者亦受牵连罚俸降职。雷霆手段之下,科考的风气为之一清。

    nbsp最终放榜之时,结果让许多守旧的老臣大跌眼镜。上榜者中,固然有少数世家子弟,但更多是此前籍籍无名、却真正有才学有抱负的寒门阴灵,甚至还有几位是因战乱而滞留冥界、满腹经纶的阳世书生魂。他们或许缺乏官场经验,但他们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活力,以及对这新朝、对这位于他们有“知遇之恩”的大帝最质朴的忠诚。

    nbsp看着那一张张充满朝气的面孔,听着他们在殿试上虽略显紧张却言之有物的对策,我心中甚慰。朝廷,需要这样的新鲜血液。这不是年龄上的年轻,而是思想上的、格局上的年轻。他们将成为我推行新政、巩固统治最有力的基石。

    nbsp吏治初步理顺,接下来,便是更棘手、也更关乎地府根本的——军改。

    nbsp镇渊军。

    nbsp提起这三个字,我的心情便无比复杂。这是我一刀一枪、从黑风谷那个绝望的陷阵营预备队队正开始,亲手带出来的军队!他们跟随我东征西讨,平定叛乱,抗衡西天,是地府当之无愧的第一强军,是撑起地府独立的脊梁!军中每一个名字,都伴随着血与火的记忆。张横、李迷、王猛、张散、王纶、仇大眼……无数熟悉的面孔已经永远刻在了英魂碑的幻境之中。

    nbsp如今幸存下来的镇渊军将士,无一不是百战余生的绝对精锐!他们的实力、他们的战功、他们的威望,在地府军中无出其右。他们是我的骄傲,也是我最可靠的依仗。

    nbsp但,正因为如此,问题也随之而来。

    nbsp大战之后,虽然实力大减,但镇渊军的傲气却与日俱增。他们是陛下的亲军,是功勋卓着的英雄,看其他部队的眼神,难免带着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nbsp这种傲气,平时或许无伤大雅,但长期以往,极易形成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庞大派系,与其他军队产生隔阂甚至矛盾。一支军队的强大,不是地府整体的强大。我需要的是整个地府军事力量的提升,而非一枝独秀。

    nbsp我不能容忍我的军队内部出现裂痕。更不能容忍这支功勋卓着的军队,最终因为尾大不掉而走向我的对立面,或者成为其他军队嫉恨、疏远的对象。

    nbsp思虑再三,尽管心中万般不舍,甚至感到一丝残忍,但我必须做出决定。

    nbsp壮士断腕。

    nbsp唯一的办法,就是拆分镇渊军。

    nbsp我的计划是:镇渊军编制保留,但规模大幅缩减,只保留最核心、最忠诚、战力最强的一万余人。其余所有将士,全部打散,补充到地府其他各军之中。这些百战老兵,将成为最好的教官和骨干,像一颗颗火种,将镇渊军的战斗经验、战斗意志带到地府全军,提升整体战力。

    nbsp然而,这还不够。即便只剩下万余人,留在酆都,作为帝卫,他们依然会是特殊的存在,那些被分出去的将士心里难免会有落差,其他部队也会觉得陛下偏心。

    nbsp所以,这保留下来的一万镇渊军本部,也必须离开酆都。

    nbsp并且,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不能再去执行那些容易获取功勋、彰显武力的任务。他们需要沉淀,需要磨去骄娇二气,需要学会隐忍。

    nbsp我的目光投向了冥界那条奔腾不息、蕴含着无尽奥秘与危险的河流——忘川。

    nbsp守忘川河。

    nbsp那里环境恶劣,时刻要应对忘川水煞之气的侵蚀以及河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诡异凶物。任务枯燥、艰苦,且远离权力中心,很难再立下显赫战功。没有比那里更适合磨砺心性、冷藏锋芒的地方了。

    nbsp主意已定,我便知道,必须亲自面对一个人。

    nbsp我唤来了厉魄。

    nbsp当他走进书房时,我的心不由得抽紧了一下。他失去了一条手臂,空荡荡的袖管垂在一旁,脸色因魂源受损而依旧显得有些苍白,但腰杆依旧挺得笔直,眼神中的坚毅未曾改变。他是镇渊军最初的追随者之一,从东镜到与我并肩作战,一路走来,历经生死。

    nbsp“陛下。”他单膝跪地,声音沉稳。

    nbsp“起来,坐下说。”我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了许多。

    nbsp厉魄谢恩后,端正坐下,独臂放在膝上,目光平静地看着我,等待着指示。他大概以为我是要询问军务,或是商讨如何补充镇渊军的兵员。

    nbsp书房内一时沉默。我看着他那条空荡的袖管,眼前仿佛又浮现出战场上他挥舞战斧、死战不退的身影,浮现出李迷、张横、王猛他们嘶吼着冲向敌阵的决绝……

    nbsp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涌上喉头。这些为我拼杀、为我流尽最后一滴魂血的将士,我如今却要亲手拆散他们用生命扞卫的旗帜。

    nbsp“厉魄,”我的声音有些沙哑,“镇渊军……如今状况如何?”

    nbsp厉魄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自豪,但也有一丝难以掩饰的哀伤:“回陛下,将士们休整数月,伤势大多已恢复,战力虽不及巅峰,但军魂犹在,士气高昂!只是……只是兄弟们时常念起张将军、李将军、王将军他们……”他声音低沉下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我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知道不能再犹豫。我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帝宫肃穆的景象。

    nbsp“厉魄,”我的背影对着他,声音却异常清晰,“朕欲推行军改,全面提升地府全军战力。”

    nbsp厉魄精神一振:“陛下英明!末将必当……”

    nbsp我打断了他,转过身,目光凝重地看着他:“而军改的第一步,朕决定……拆分镇渊军。”

    nbsp“什……什么?”厉魄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那仅存的一只手下意识地握紧了,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巨大的震惊,甚至有一丝受伤,“陛下!为何?!镇渊军对陛下忠心耿耿!战力冠绝地府!为何要拆……”

    nbsp他的情绪有些激动,这是极少在他身上看到的情况。

    nbsp我抬手止住他的话,语气沉重却坚定:“正因为镇渊军太强,功劳太大,朕才必须这么做!”

    nbsp我一步步走近他,直视着他的眼睛:“厉魄,你是老将,你看得明白。如今的镇渊军,傲气已成。其他部队如何看待他们?是战友,还是需要仰视的、特殊的存在?长此以往,军心如何凝聚?地府需要的是十支能征善战的军队,而不是一支无敌于天下却孤立于友军的孤军!”

    nbsp“朕要将镇渊军的骨干打散,补充到各军中去!让他们成为种子,让地府全军都强起来!”

    nbsp“那……那本部……”厉魄的声音带着颤抖。

    nbsp“本部保留一万精锐。”我的声音斩钉截铁,“但不能再留在酆都。朕要你们,全军开拔,去驻守忘川河!”

    nbsp“忘川河?!”厉魄失声,脸上血色尽褪。那是苦寒之地,是流放之地!对于一支功勋卓着的英雄部队来说,这几乎是……羞辱!

    nbsp“对,忘川河。”我的目光没有丝毫回避,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冷酷,“去那里,给朕守好了!磨去你们的骄气!告诉所有将士,地府的安稳,不需要时刻摆在台面上的刀锋,更需要沉在底座的磐石!镇渊军,就是那块磐石!不显山,不露水,但冥界的根基,需要你们去死死按住!”

    nbsp我说得毫不客气,甚至有些残忍。

    nbsp厉魄站在那里,身体微微颤抖着,独臂紧握,指节发白。他的脸上充满了痛苦、挣扎、不甘,还有深深的失落。我能理解他的心情,这无异于否定了他们过去所有的荣耀,将他们从云端打落凡尘。

    nbsp书房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nbsp最终,厉魄猛地抬起头,那双经历过无数生死考验的眼睛里,虽然仍有痛楚,却多了一丝清明和理解。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单膝重重跪地,低头嘶声道:

    nbsp“末将……明白了。”

    nbsp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陛下……非是为私,乃是为公。是为地府长远计……末将,虽心如刀割,但……遵旨!”

    nbsp最后两个字,他说得异常艰难,却又异常坚定。

    nbsp我上前一步,用力扶起他,看着他那张坚毅却难掩悲怆的脸,重重拍了拍他仅存的肩膀,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声长叹:“委屈你们了……但地府,会记住镇渊军所做的一切牺牲。包括……这一次。”

    nbsp厉魄红着眼圈,摇了摇头,没有再说话,只是再次重重施礼,转身,大步离去。那背影,依旧挺拔,却带上了一种悲壮的决绝。

    nbsp我知道,他懂了。也唯有他这样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老将,才能理解并执行这种看似无情、实则必要的决定。

    nbsp接下来的一个月,地府军界经历了一场无声却剧烈的地震。

    nbsp镇渊军拆分的消息传出,无疑引发了巨大的震动和不解。许多将士难以接受,情绪激动。但在厉魄、墨鸦以及那些深明大义的老兵骨干的竭力安抚和解释下,这场前所未有的军改,最终还是艰难地推行了下去。

    nbsp大批镇渊军精锐含着热泪,告别了熟悉的袍泽和那面象征着无上荣耀的战旗,被打散编入了地府其他各军。而厉魄,则亲自率领着筛选出来的一万本部精锐,在一个清晨,默默地开拔出酆都,没有盛大的欢送,没有万民的瞩目,如同一条沉默的钢铁洪流,向着那荒凉、艰苦、危机四伏的忘川河防线开去。

    nbsp我知道,那里将是他们的炼狱,也是他们的涅盘之地。

    nbsp当最后一面镇渊军的旌旗消失在酆都的城门洞口时,我站在宫墙之上,久久不语。

    nbsp阵痛,是必须的。

    喜欢。

第412章 整顿[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