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真千金没丢,换个开局训狗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0章 劳动最光荣[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直到天色渐晚,大巴载着这群小学生往回走。

    nbsp车队浩浩荡荡,还是来时的阵仗。

    nbsp小孩们疯玩一天,全都累了,在车上打瞌睡。

    nbsp等大巴缓缓开进大院里边,进了学校大门,这才一个个转醒,睡眼惺忪,辨认自己这是在哪呢。

    nbsp去的时候总共十多辆大巴,走到半路一分为二,兵分两路,去往不同的庄园。

    nbsp柏鸢这边是低年级组,主打一个吃喝玩乐,可劲撒欢儿,亲近自然,在大草地上尽情狂奔。

    nbsp另一边高年级组的可就不这么快乐了。

    nbsp没一会儿,他们的车队也开了回来,停在学校门口。

    nbsp等学生背着包下来的时候,各个灰头土脸,疲惫不堪。

    nbsp脸上、手上、衣服上、裤子上、鞋上,就没一块儿干净地方。

    nbsp跟逃荒得似的。

    nbsp有低年级小孩看见自己高年级的亲哥,凑过去问:

    nbsp“哥,你们去哪玩了啊呀?”

    nbsp他哥一脸憔悴:“没玩儿,我们在种土豆。”

    nbsp“???”

    nbsp四年级是小学一个分水岭,这个时候的小孩心理发展进入了较为成熟的时期。

    nbsp不但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能理解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知识,用更加系统的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nbsp还拥有更强的独立性,在各种情况下做出独立判断,会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和自己带来怎样的影响,也更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去朝自己的目标努力。

    nbsp简言之,就是长大了,也开始懂事了。

    nbsp学校一看,懂人事的年纪,那就干点人事吧。

    nbsp平日里个个养尊处优,他们这高门大院,养出来的孩子总不能像那些不入流的富二代似的,只知道挥金如土,醉生梦死。

    nbsp就算家里养得起,也不能放出去嚯嚯社会呢。

    nbsp于是来个忆苦思甜,通通拉去京里农庄上,帮着农民伯伯种地干农活。

    nbsp普通人痛恨忆苦思甜,是因为他们白天上班晚上加班,拿着一份工资干三份的活,本来就处处都是苦,没尝过甜滋味。

    nbsp现在又有人跳出来,指着鼻子说,你们的日子已经够好了,吃喝不愁,有学读有班上,想想那时候我们,饭都没得吃,还要啃树皮……

    nbsp这搁谁谁能乐意啊!

    nbsp但如果把忆苦思甜的对象,换成那些吃喝玩乐的世家公子,一无是处的富二代阔少,让他们也啃几天馒头,吃几天咸菜疙瘩,体验一回996,挤地铁早高峰早高峰。

    nbsp你看大家拍不拍手叫好!

    nbsp说白了,不是不能忆苦思甜。

    nbsp关键要看忆苦思甜的对象是谁。

    nbsp普通人的生活质量即便有所提高,也还是在吃苦和偶尔尝点甜味中反复横跳。

    nbsp生活本就不易。

    nbsp不需要再有更多不必要的苦难强加在他们身上,

    nbsp但大院里这些小孩,从小吃喝不愁,娇生惯养。

    nbsp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金山银山里长大的孩子,父母宠着,家里惯着。

    nbsp不提精神供养,单说物质需求肯定是超标了。

    nbsp不让他们从小吃点苦,还以为这是理所应当,全天下都一个样呢。

    nbsp况且他们这种家庭,能平的都算小事。

    nbsp不能平的,但凡遇到就是一辈子翻不了身的塌天大祸。

    nbsp所以父母的理念大多都是,你可以浪,但不能没有度。

    nbsp心里始终有数,遇事别人才能给你兜底。

    nbsp在他们无忧无虑的年纪里,给他们一点小小的挫折,也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nbsp于是从四年级开始,开往小狗乐园的大巴就换了个方向。

    nbsp高年级的之前来过,所以都有了心理预期,做好心理准备。

    nbsp就只有刚上四年级的小孩,没经历过学校的毒打,一门心思都在等会儿玩什么上了,满脑子都是放飞自我。

   

第60章 劳动最光荣[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