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重生七零:我应该是科学家里最能打的吧 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废料,我筛出来的。——杊34;
nbsp汪璒嘴角微微上扬。这些在常人眼中的34;垃圾34;,对她来说却是宝贝。前世在特种部队接触过的新型材料知识,终于有了实验的可能。
nbsp她把木盒藏进床底,开始整理其他行李。母亲塞的煮鸡蛋、王婶给的腌萝卜、徐老师寄来的英文教材......每样东西都带着家乡的温度。
nbsp第二天早晨七点,汪璒已经等在物理系办公室门口。当李教授匆匆赶来时,惊讶地发现这个34;神童34;不仅提前到了,还读完了他在《物理学报》上发表的三篇论文。
nbsp34;你......能看懂这些?34;李教授推了推眼镜,指着论文中的量子力学公式。
nbsp34;有些地方不太明白,34;汪璒老实回答,34;特别是关于半导体能带结构的部分。34;
nbsp李教授眼睛一亮:34;跟我来实验室。34;
nbsp物理楼地下室的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焊锡和机油的味道。李教授打开最里间的门,一个简陋的半导体实验室呈现在汪璒眼前。
nbsp34;条件有限,34;李教授有些尴尬,34;大部分经费都用在机械系了。34;
nbsp汪璒却像发现宝藏一样,眼睛发亮地扫过每一台设备:老式镀膜机、手动光刻台、甚至还有一台苏联产的电子显微镜。在1983年,这已经是顶尖配置。
nbsp34;从今天起,你课余时间可以来这里。34;李教授说,34;但有两个条件:一,不能单独操作危险设备;二,每周都要交一份研究报告。34;
nbsp汪璒郑重地点头。她知道,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nbsp正式上课第一天,汪璒就遇到了麻烦。大教室里的座椅都是标准尺寸,她坐上去脚够不着地,记笔记时胳膊要高高抬起,十分钟就酸疼不已。
nbsp下课铃响,她正费力地爬下椅子,一个高个子男生拦住了她。
nbsp34;给,我做的。34;男生递过来一个木制脚踏板,34;我是机械系的张建军,看你够不着地;
nbsp脚踏板做工精细,高度可调节,边缘还打磨得圆润光滑。汪璒惊讶地抬头,看到一张憨厚的方脸。
nbsp34;谢谢,我正需要这个。34;
nbsp34;别客气,咱们少年班要团结。34;张建军挠挠头,34;对了,下午的实验课分组,咱们一组吧?34;
nbsp就这样,汪璒在大学交到了第一个朋友。张建军是烈士子女,父亲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靠抚恤金和助学金上学。他比汪璒只大五岁,却总像个老大哥一样照顾她。
nbsp34;你为什么选材料专业?34;一次食堂吃饭时,张建军问道。
nbsp汪璒搅动着碗里的白菜汤:34;想造出更好的半导体材料,让我们祖国的电子技术不再受制于人。34;
nbsp这是实话。前世她见过太多因芯片被卡脖子而受限的军事装备。
nbsp张建军肃然起敬:34;我学机械是为了造坦克,像我爸那样......可惜他没能看到新一代主战坦克。34;
nbsp汪璒默默记下了这个信息。也许有一天,她的材料研究真能用在国防上。
nbsp随着课程深入,汪璒开始显露出超越常人的学习能力。普通学生需要一周消化的内容,她一天就能掌握。到第一学期末,她已经自学完大三的课程,并开始协助李教授做基础研究。
nbsp34;汪璒,你对气相沉积法有什么看法?34;一次组会上,李教授突然提问。
nbsp在研究生们惊讶的目光中,十二岁的女孩侃侃而谈:34;传统CVD法能耗高、纯度低,我认为可以尝试引入等离子体辅助,就像这篇《AppliednbspPhysicsnbspLetters》上提到的;
nbsp会后,李教授把她叫到办公室:34;你从哪里看到美国期刊的?34;
nbsp34;图书馆地下室有影印本,34;汪璒早有准备,34;我请管理员帮忙找的。34;
nbsp实际上,这些知识来自前世的积累。但为了不引人怀疑,她必须制造合理的来源。
nbsp寒假来临,汪璒没有回家,借口是要准备期末考试。真实原因是路费太贵——一张火车票要花掉母亲半个月的工钱。她把自己埋在实验室,试图复现前世所知的一种半导体掺杂工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除夕夜,整栋实验楼空无一人。汪璒在通风橱前小心翼翼地调节氢气流量,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这个实验有一定危险性,但成功的诱惑太大了。
nbsp34;我就知道你会在这儿。34;张建军的声音突然从背后传来,吓得她手一抖。
nbsp34;别过来!氢气在泄露!34;汪璒迅速关闭阀门,打开排气扇。
nbsp张建军站在门口没动:34;宿管阿姨让我给你送饺子。34;他举起一个铝制饭盒,34;猪肉白菜馅的。34;
nbsp两人坐在实验室外的台阶上分食已经凉了的饺子。远处传来零星的鞭炮声,提醒着这是合家团圆的日子。
nbsp34;你爸妈呢?34;汪璒问。
nbsp34;我妈改嫁了,在新家过年。34;张建军闷声说,34;你呢?34;
nbsp34;家里太远。34;汪璒没多说,突然想起什么,34;对了,你会用车床吗?34;
nbsp34;当然,机械系的基本功。34;
nbsp34;帮我加工几个零件吧,我想改进镀膜机的喷头。34;
nbsp就这样,1984年的春节,两个没回家的孩子在实验室度过。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汪璒的新型喷头刚好安装完毕。
nbsp34;试试看?34;张建军期待地问。
nbsp汪璒按下开关,机器发出平稳的嗡鸣。气相沉积的均匀度提高了30%,这是重大突破。
nbsp34;成功了!34;她忍不住跳起来,差点撞到张建军的下巴。
nbsp34;小心点,小不点。34;张建军笑着揉揉她的头发,34;新年快乐。34;
nbsp新学期开始,汪璒的成果引起了系里重视。李教授为她申请了特别研究经费,还配了两名研究生当助手。名义上是34;协助34;,实际上经常是汪璒在指导他们。
nbsp34;汪璒,教务长找你。34;一天下课后,班长通知她。
喜欢。
第143章 重生七零:我应该是科学家里最能打的吧 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