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卯时初刻,雨丝斜打窗纸。谢渊取出父亲遗留的青铜放大镜,镜面上的寒梅纹与账册暗记相映成趣。北斗纹的每个星点里,细沙混着朱砂的颗粒清晰可见nbsp——nbsp这是太府寺在元兴朝特制的防篡改印泥,当年父亲正是通过这种印泥,识破了私盐案的调包计。
nbsp34;谁在里面?34;nbsp木门敲击声惊落梁上积尘。谢渊迅速将账册卷入腰带,松明子熄灭前的刹那,他瞥见灯笼光影里,巡夜小吏靴底的水迹泛着异样光泽nbsp——nbsp春雨中竟混着龙涎香,与李邦彦宴客时的气味分毫不差。
nbsp片尾
nbsp五更天的典籍室,谢渊背靠书架席地而坐,指尖摩挲着账册上的北斗纹,忽闻远处传来打更声:34;小心火烛nbsp——34;nbsp尾音拖得老长,像极了父亲临刑前的叹息。他摸出袖中领单,三十六个红指印在月光下如红梅绽放,每个指印旁,都有匠人用指甲刻的nbsp34;寒34;nbsp字nbsp——nbsp那是他们对清流党的无声呼应。
nbsp周勉老臣送来的《玄夜卫调令》在膝头展开,朱砂批注旁的北斗纹与账册暗记严丝合缝。谢渊忽然想起王顺被带走时的惨笑:34;大人可知,萧氏官窑的砖窑下,埋着三百个冻饿而死的匠人?他们的工食银,都变成了弩箭上的倒刺;
nbsp晨光初绽时,寒梅玉佩的冰裂纹路与账册暗记终于重合,显露出泰昌帝亲绘的清流党徽nbsp——nbsp那是一朵盛开的寒梅,花瓣数恰合六部九卿之数。谢渊望着窗外渐渐清晰的工部衙署,忽然明白,父亲当年未竟的查案之路,早已在这些暗藏的逻辑中铺就,而他此刻握笔的手,正沿着父亲的血痕,续写着清正的篇章。
nbsp太府寺后堂,王崇年的指节捏碎了密报。账册拓片上的北斗纹像极了当年魏王萧烈的印信,而nbsp34;工食银七成差额34;nbsp的数字,正与越州弩箭的月产量吻合。他忽然想起元兴帝临终前的警告:34;莫让匠人的血,冷了天下人的心。34;nbsp此刻望着案头未燃尽的龙涎香,他第一次感到后怕nbsp——nbsp那个带着寒梅玉佩的后生,或许真的能像二十年前的谢承宗一样,用一本本账册,撬开他经营多年的贪腐巨网。
nbsp(本集完)
喜欢。
第35章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