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医道一碗汤[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同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写的“火候足时,药气自臻”。
nbsp“您看这浮沫。”张道长忽然用竹片轻点汤面,青白色的泡沫正聚成云朵状,“《千金方》里叫‘浊邪,需以‘静化之。当年孙真人在井畔熬药,曾对弟子说:‘观浮沫如观人心,躁则浊聚,静则清升。”叶承天学着道长的样子,手腕轻稳如握银针,竹片掠过汤面时,竟带出“大医精诚”四个字的水痕——不知是巧合,还是井水在替千年前的医圣诉说。
nbsp药香漫过井台时,庙后药田传来山风穿叶的沙沙声,混着远处云台山的瀑鸣,竟成一曲天然的《汤头歌》。叶承天忽然想起太爷爷临终前的话:“煎药如行医,最忌心浮。你太奶奶当年在同仁堂抓药,每味药都要数过颗粒,说‘草木有灵,数足则应。”此刻锅中的黄芪恰好十七片,当归九朵,怀山药三片——三、九、十七,这些暗藏玄机的数字,原是前人对天地人三才的敬畏。
nbsp当第一碗药汤滤入粗陶碗,琥珀色的液体上漂着几粒细小的柏叶——不知何时,一片新抽的柏叶落进了药灶。叶承天忽然明白,敦煌壁画里药童的手势、井台的二十八宿刻痕、沸泡的十七息之数,从来不是孤立的符号,而是孙思邈留下的医道密码:草木、水火、时辰、星象,在在皆为药引,处处皆是医理。他端起陶碗,热气熏得眼眶微湿,仿佛看见千年前的药王,正站在井畔,朝他轻轻颔首——那不是虚幻的臆想,而是千年医道,在一碗药汤里,完成了一次温柔的转世。
喜欢。
千年医道一碗汤[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