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背锅辞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林阳心里一暖,董姐肯定是提前跟晓雯说了他家的情况,怕她问起不该问的。他点了点头,声音柔和了些:“恢复得还不错,就是还需要定期复查,还要吃进口药,有点贵。”
nbsp“进口药是挺贵的,”晓雯叹了口气,又很快说,“不过你别太担心,社区医院有慢性病管理的政策,像阿姨这种情况,后续复查说不定能报销一部分。我回头帮你问问我们医院的医保科,看看有没有相关的政策,能省一点是一点。”
nbsp林阳没想到晓雯会这么主动帮忙,他心里一阵感动,眼眶都有点发热。他赶紧低下头,用手揉了揉眼睛,低声说:“谢谢你,晓雯,不用这么麻烦的。”
nbsp“不麻烦,”晓雯笑了笑,眼睛弯成了月牙,“都是举手之劳,能帮上忙就好。对了,阿姨平时喜欢吃什么?我妈妈会炖一种补血的汤,用红枣、枸杞还有乌鸡,特别适合术后恢复,下次我炖好了给你带过去,你给阿姨尝尝。”
nbsp那天下午,他们聊了将近两个小时。临走的时候,晓雯主动跟他交换了手机号,笑着说:“以后有什么事,或者想了解阿姨医保的事,都可以给我打电话。”林阳攥着手机,看着晓雯的背影,心里第一次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不是小薇那种带着期待的甜蜜,而是一种踏实的温暖,像春日里的阳光,轻轻落在心上。
nbsp从那以后,两人就慢慢联系起来。晓雯说到做到,没过几天就炖了乌鸡汤,特意送到化工厂门口。那天林阳正在仓库核对货单,接到晓雯的电话,跑出去的时候,看见她站在门口的树荫下,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额头上还带着汗。“这是给阿姨炖的汤,你赶紧拿回去让阿姨趁热喝,”晓雯把保温桶递给她,“我还放了点当归,补血的,不过量不多,阿姨刚术后,不能补太猛。”
nbsp林阳接过保温桶,触手温热,他看着晓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反复说“谢谢”。晓雯笑着说:“跟我客气什么,对了,我帮你问了医保科的同事,阿姨后续复查的费用,能报销大概百分之三十,你到时候带着病历本和缴费单,去社区医院的医保窗口办就行。”
nbsp后来,晓雯因为工作原因,偶尔会来化工厂给工人体检——社区医院有个“企业职工健康随访”的项目,化工厂是重点关注单位,毕竟车间和仓库的粉尘多,容易引发肺部问题。每次来体检,晓雯都会特意去仓库找林阳,有时候给他带几包清肺的草药,说“这是我在中药房抓的,甘草和罗汉果,泡水喝,能缓解咳嗽,你在仓库每天吸粉尘,一定要多注意”;有时候会给她带几本从社区医院图书室借的书,有一次还带了本《散文选刊》,笑着说“我记得你说喜欢写散文,这本书里的文章都写得特别好,你可以看看”。
nbsp有一次,林阳加班到深夜,晓雯正好因为要整理体检报告,也在厂里待得晚。她路过仓库,看见里面还亮着灯,就走了进去。当时林阳正趴在桌上写散文,面前摊着一张稿纸,上面写满了字。晓雯走过去,轻轻凑到他身边,看了一眼,笑着说:“你写的这篇《仓库的灯火》,情感好细腻啊,‘月光透过仓库的窗户,落在货箱上,像撒了一层碎银,我握着扫码枪,听着远处的机器声,忽然想起大学图书馆的台灯,这段写得真好,能让人想起自己的心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林阳吓了一跳,赶紧把稿纸合上,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就是随便写写,写得不好。”
nbsp“哪里不好了?”晓雯拿过稿纸,认真地看了起来,“就是这里,‘妈妈的咳嗽声和机器声混在一起,有点太沉重了,你可以加点温暖的细节,比如妈妈给你打电话时的语气,或者你给妈妈送汤时的场景,这样对比起来,更有感染力。”她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红笔,在稿纸上轻轻批注,“还有这里,‘文学梦像灰尘一样,落在心底,可以改得再温柔点,比如‘文学梦像一颗种子,虽然暂时埋在土里,但只要浇水,总会发芽。”
nbsp那天晚上,两人在仓库里聊了很久,聊文学,聊工作,聊未来。晓雯看着他,认真地说:“林哥,你是师范大学文学专业的,不能一直待在仓库里,这里的环境对身体不好,而且也浪费你的才华。你应该找个能发挥你专业的工作,比如文案、编辑,哪怕从实习做起也行。你写的散文真的很好,只要坚持,肯定能有机会的。”
nbsp晓雯的话,像一道光,照进了他灰暗的日子。他开始偷偷在网上投文案岗位的简历,开始在深夜写散文投稿,虽然大多石沉大海,但他第一次觉得,除了“稳定”和“给妈妈治病”,他还有别的盼头——他可以不用再待在粉尘弥漫的仓库里,可以做自己喜欢的文字工作,可以让晓雯不用再担心他的健康。
nbsp回到工位上,林阳打开抽屉,把那条银项链放进帆布包的最底层——他不想再碰,却也舍不得扔,那是他青春里最痛的回忆,也是让他长大的教训。桌上的东西不多,却每一样都带着故事:那个印着向日葵的保温杯,是妈妈手术康复后给买的,说“向日葵向阳,你别总皱着眉头”;几本翻得卷边的书,除了《化工厂仓库安全管理》,还有一本《散文选刊》,是晓雯从社区医院的图书室借给他的,书的扉页上还有晓雯写的小字“愿你笔下有光,心中有暖”;夹在书里的,除了妈妈的复查缴费单,还有几张他写的散文手稿,上面有晓雯用红笔改的批注——“这里的情感很细腻,可以再加点细节”“这句话有点生硬,换个温柔的表达会更好”。
nbsp他把书放进包里时,老刘端着一碗热粥走了过来。老刘是叉车班主管,跟他关系最好,妈妈手术那年,老刘替他值了半个月班。这次风波,老刘也受了牵连,被下放到生产车间当工人。“小林,喝碗粥,我家里熬的小米粥,养胃。”老刘把碗放在桌上,“我听说三老板逼你辞职?这事不怪你,是他们把责任都推给你了。”
nbsp林阳看着老刘,眼眶发红:“刘哥,其实我早就想走了,可以前……”他顿了顿,想起妈妈手术时,他没钱交住院费,是老刘偷偷塞给了他五千块,“都怪我,要是我当时坚持让生产部贴好标签再入库,也不会连累你。”
nbsp“跟你没关系!”老刘摆了摆手,“我这年纪了,降不降级无所谓,你不一样,你年轻,还是文学专业的,不能就这么被耽误了。对了,你要是找不到下家,我帮你去求二老板,二老板人正直,说不定能帮你留下来。”
nbsp林阳摇了摇头,笑了笑:“算了吧,刘哥,他们是亲兄弟,就算二老板帮我留下来,三老板也会针对我。而且晓雯也不希望我在化工厂待着,她是护士,知道这里的环境对身体不好。”他拿起保温杯,贴在脸颊上,“以前我坚持,是因为妈妈的病,是因为想稳定,是因为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我一个文学专业的,不当老师,真的不好找。可现在妈妈好了,晓雯鼓励我找文字工作,我也想试试,哪怕失败了也没关系,总比在这里背锅强。”
nbsp“再说了,”林阳望向窗外,阳光落在厂区的杨树上,新叶发亮,“树挪死,人挪活。我以前总怕失败,怕同学笑话我混得差,怕爸爸失望,可现在我想通了——什么都可以失败,唯有信念意志的坚定才是战无不胜的武器。我要是连离开的勇气都没有,怎么对得起晓雯的期待,怎么对得起自己当年在师范大学的梦想?”
nbsp老刘看着他眼里的光,知道他下定了决心,拍了拍他的肩膀:“行,你有这想法就好,年轻人就该闯闯。以后要是遇到难处,随时找我。”
nbsp林阳点了点头,喝完粥,刚要继续收拾,小马抱着个盒子跑了过来,额头上全是汗:“阳哥,我去文具店给你买的文件夹,里面能装简历和手稿,你找文案工作肯定用得上!”
nbsp林阳接过盒子,里面是深灰色的文件夹,封面上印着“前程似锦”,还有几张晓雯常用的便签纸——小马知道晓雯总帮林阳改手稿,特意买了这种便签纸,说“阳哥,你写手稿的时候,有想法就能记在便签上,跟晓雯姐交流也方便”。“谢谢你,小马。”他把文件夹放进包,又拿出一本仓库管理手册递给小马,“这里面有协调技巧,你以后跟生产部对接,别像我一样妥协,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比如上次生产部想把没贴标签的货入库,你一定要盯着他们贴好再收,不然出了问题,还是仓库的责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小马用力点头:“阳哥,我记住了,你放心,我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nbsp收拾完东西,林阳去行政部交辞职报告。小张递给他一个信封:“这是你这个月的工资,还有二老板加的两千块补偿金,说你照顾家里不容易。对了,晓雯姐刚才还来问过你,说要是你走了,让我把这个给你。”小张递过来一个小袋子,里面是几包清肺草药,还有一张纸条,上面是晓雯的字:“林哥,别担心工作,你写的散文很好,我相信你能找到喜欢的工作。这些草药记得泡水喝,别因为辞职了就忘了护肺。对了,晚上我请你吃饭,咱们聊聊你找工作的事,我认识社区医院的一个姐姐,她老公是出版社的编辑,说不定能帮你问问投稿的事。”
nbsp林阳捏着纸条,指尖传来纸张的温热,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他想起第一次在董姐家见到晓雯的场景,她穿着浅蓝连衣裙,眼睛亮晶晶的,说“你好,我是晓雯”;想起她送来的乌鸡汤,温热的保温桶在手里沉甸甸的;想起她在仓库里帮他改手稿,红笔在稿纸上轻轻划过的痕迹;想起她鼓励他“你应该找个能发挥专业的工作”——这些画面像一串珍珠,串起了他灰暗日子里的光。
nbsp走出行政部,他深吸了一口气,阳光落在身上,驱散了粉尘的味道。他回头看了一眼办公楼,想起刚来时提前半小时到岗整理货位,想起和小薇在厂区门口告别时的失落,想起晓雯来送汤时的笑脸,想起妈妈打电话说“排骨炖好了,等你回来”——这些回忆,有痛有甜,却都成了过去,像落在身后的影子,提醒着他曾经走过的路,却不会再阻碍他向前。
nbsp走到仓库门口,老张拍了拍他的肩膀,愧疚地说:“小林,这次是我对不起你,要是我当时听你的,核对清楚再装车,也不会出这事。”林阳摇了摇头,拍了拍老张的胳膊:“张哥,不关你的事,以后发货多核对几遍,小心点总是好的。”王姐从仓库里走出来,塞给他一袋坚果:“小林,多保重,注意身体,别总熬夜写东西,对眼睛不好。”林阳知道,王姐是听晓雯说他总在深夜写散文,特意叮嘱他。
nbsp走出化工厂大门,林阳回头望了一眼,那栋印着“大港化工厂”字样的厂房,那片弥漫着粉尘的仓库区,那个他待了三年的地方,此刻都成了回忆。他头也没回地挥了挥手,像是在跟过去的自己告别。风带着春天的暖意,吹起他的帆布包带子,包里装着他的文学梦,装着晓雯的鼓励,装着妈妈的期待,沉甸甸的,却又让他觉得无比轻松。
nbsp他掏出手机,给晓雯发消息:“我辞职了,以后不用再吸粉尘了,你的草药我带着呢,以后我会好好写散文,争取发表。晚上一起吃饭,我请你,谢谢你这段时间的照顾。”
nbsp很快,晓雯回复了一个笑脸,还有一段语音。林阳点开,里面传来晓雯温柔的声音:“我就知道你能做到!晚上还是我请你,庆祝你脱离‘粉尘区!对了,我跟社区医院的姐姐打听了,她老公说可以看看你的散文,要是合适的话,能帮你推荐给出版社的公众号,你晚上把你写的散文带来,咱们一起看看。”
nbsp林阳看着手机,忍不住笑了。阳光落在手机屏幕上,反射出温暖的光。他知道,小薇的离开让他痛过,化工厂的日子让他累过,妈妈的病让他慌过,但晓雯的出现,像一道春天的光,把他从灰暗里拉了出来,让他重新活了过来。
nbsp他揣着师范大学的文学梦,揣着晓雯的鼓励,揣着对未来的期待,脚步轻快地朝着公交站走去。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条明亮的路,通向他真正想要的生活——那里没有粉尘,没有背锅,没有“不合适”,只有他喜欢的文字,只有温暖的陪伴,只有属于他的、明亮的未来。
喜欢。
第206章 背锅辞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