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荒年女县令,带家国走向繁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1章 悬赏[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午时日头正烈,晒得户部门口的石雕都微微泛着油光。

    nbsp自坝上午时不做工后,沈筝便有了空闲时间。

    nbsp她揣着昨夜誊抄好的刑侦书页下了马车,门内大树上不知藏了多少懒蝉,叫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差役们正抬着梯子过来捉蝉,抬眼便瞧见了她。

    nbsp“沈大人?”忙不迭放下梯子,一个颇为眼熟的差役迎了过来,“您可是来找尚书大人的?小的帮您通传!”

    nbsp沈筝笑着点点头,道了一声“劳烦”后,又让车夫将车厢内的药草包拿了过来。

    nbsp差役接过药草包,悄悄动着鼻子,是一股苦涩清香。

    nbsp沈筝往正厅走去,对差役道:“是消暑和驱虫的药材,带了点给你们衙门试试,若是好用,照着方子去抓就是。”

    nbsp“给、给我们用的?”

    nbsp差役感觉自己脑袋有点晕,可能是被懒蝉吵的,也可能是被太阳晒的。

    nbsp不多会,前去禀报的差役跑了回来,领着沈筝去了季本昌书房。

    nbsp走进书房后,暑意消了不少,淡淡墨香袭来,季本昌正背对着她看着什么,听见动静转了过来。

    nbsp“小沈你来得正好,快帮我瞧瞧,这布告他们改了三回,我看着总觉得差点意思,你瞧瞧,还有哪里需要改的?”

    nbsp想着自己是来求人办事的,自是急不得,沈筝迈步走了过去。

    nbsp接过布告,上头的墨渍都还没干透,显然才送到季本昌手中不久。

    nbsp垂眼看去,上头的蝇头小楷写得一丝不苟,开头便是——“近日京郊现怪蛙,背呈绿褐,腹如凝脂,肢生蹼足,声若牛鸣。”

    nbsp民间爱称呼“蛙”为“虾蟆”,朝廷公文则更正式一些,直接以“蛙”为称。

    nbsp寥寥数笔,将牛蛙的模样勾勒得活灵活现,沈筝点头表示肯定。

    nbsp季本昌将椅子朝她腿旁推了推,示意她坐下看。

    nbsp用屁股找了一会儿椅面,她缓缓坐下,接着看到——“此蛙食性凶烈,昼伏夜出,专以田间虫豸、鱼虾为食,更喜捕食本土蛙类。”

    nbsp看到这,沈筝轻声问道:“农师们......也观察到此蛙捕食同类了?”

    nbsp“要吃,昨日我们将它和田鸡、小鱼小虾放在了一块儿。”季本昌拧眉道:“我亲眼所见,那畜生,肉最多的田鸡腿它不吃,竟直接咬田鸡脑壳,不多会儿就囫囵吞了,真是凶狠异常.....”

    nbsp沈筝微微点头,朝后面看去,季本昌又心有余悸道:“还好你发现得及时,若是让那畜生肆虐,稻田不知被它毁成什么样......待会儿布告颁下去,我得亲自去瑞谷轩看看才安心。”

    nbsp瑞谷轩那些高产水稻,可是全大周的金疙瘩,万不能遭了殃。

    nbsp他在一旁碎碎念着,沈筝则安安静静地看着布告。

    nbsp只见后面写着——“须知蛙类本是庄稼之友,能除害虫,今遭此怪蛙所食,害虫肆虐,稻禾豆蔬恐受其害。为除此患,朝廷将遣员捕捉,望积极配合,若发现怪蛙踪迹,可就近上报衙署,合力遏制其蔓延之势。”

    nbsp言语分明,逻辑清晰。

    nbsp但在沈筝眼中,这是一则不合格的布告。

    nbsp拟稿之人平日应当稳坐“办公室”,鲜少入基层,所以不会明白,一只两三斤重的蛙对百姓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nb

第951章 悬赏[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