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5章 绝不辜负你的期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望铁路早日贯通。”

    nbsp“黄河建桥技术可有进展?”

    nbsp朱元璋谈及铁路,神情振奋,随即向朱松追问。

    nbsp“大明工业基础尚弱,难度颇大。”

    nbsp“但儿臣已从系统商城购得专业设备,虽无法大规模造桥,于黄河、长江上建几座桥却非难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朱松含笑点头。

    nbsp“甚好!”

    nbsp“此事宜速不宜迟!”

    nbsp“若大明境内铁路网四通八达,长途行军与物资运输之忧便不复存在!”

    nbsp朱元璋满意点头,笑容满面。

    nbsp朝廷中枢已迁西安府,应天府铁路修筑之急稍缓。

    nbsp而因高丽与东瀛之事,直通辽东的铁路建设迫在眉睫!

    nbsp铁路一通,大明对辽东、高丽及东瀛的统治将更加稳固!

    nbsp届时,自西安府至高丽,或仅需三日!

    nbsp此等通行效率,往昔难以想象!

    nbsp藩王离去后,朱松着手筹备东征东瀛。

    nbsp造船厂加速蒸汽机战船生产,水师亦开始训练。

    nbsp蒸汽机战船服役前,朱元璋调集大明水师原有木制帆船一批,以供汉中军水师训练之用。

    nbsp训练水师,重在适应船上生活,提升将士船上作战能力及水性!

    nbsp关于其余训练,与相仿。

    nbsp燧发枪为水军必修,出征前夕,朱松会将新制的全数拨予汉中水师。

    nbsp若将士们能熟练运用燧发枪,那操作最新的更是易如反掌。

    nbsp训练重任,交由马和与秦武二人担当。

    nbsp与朱元璋分别后,朱松携耿青直奔水师训练营地。

    nbsp营地设于汉江畔,一座临时搭建的码头上泊有数十艘大小不一的木帆船。

    nbsp抵达时,马和与秦武正率将士们训练。

    nbsp这批水师虽多为新兵,但经严格筛选,皆为精英。

    nbsp虽不及汉中老兵勇猛,却远超朝廷正规军。

    nbsp“马和,至西北可还习惯?”朱松唤其至前,关切问道。

    nbsp“多谢汉王殿下,马和一切安好。”马和恭敬回答,心中却疑惑,为何朱松会将训练汉中水师的重任交给自己,难道不怕搞砸?

    nbsp他曾随蓝玉、朱棣征战漠北,见过大世面,行军打仗颇为熟练,只是不解朱松为何如此信任自己。

    nbsp“如此本王便放心了。”

    nbsp“将汉中水师训练有素,本王定不亏待你。”

    nbsp“你虽无根,但能力出众,本王十分看好你。”

    nbsp“他日,本王还盼你能率领汉中水师,驰骋大海,为大明开疆拓土!”

    nbsp朱松笑而点头,满是赞许。

    nbsp“马和感激汉王殿下赏识,定当竭尽全力,死而后已!”马和倍感荣幸。

    nbsp“嗯……本王欲赐你一姓。”

    nbsp“从今往后,你便姓郑,名郑和,可好?”

    nbsp朱松觉得直呼马和为名颇为不顺,索性将本应属于朱棣的历史使命揽于一身,并将郑和之名赐予了他!

    nbsp马和一时语塞。

    nbsp这就直接赐名了?

    nbsp连姓氏都变了!

    nbsp“郑和感激汉王殿下!”

    nbsp尽管满心疑惑,郑和仍连忙跪谢。

    nbsp“不必如此大礼!”

    nbsp“数月后,汉中水师将征讨东瀛,本王封你为监军,随军出征!”

    nbsp“以你目前的身份,暂不能授予实际军职,但若在东瀛战场建功立业,本王定能为你争取爵位!”

    nbsp此言一出,郑和、秦武、耿青皆震惊不已!

    nbsp给太监封爵?

    nbsp历史上极为罕见!

    nbsp唐朝虽有先例,如童贯、高力士等,但大明此举前所未有!

    nbsp郑和激动得浑身颤抖!

    nbsp他未曾料到,朱松会有如此承诺!

    nbsp莫非自己这匹千里马终遇伯乐?

    nbsp郑和对自身实力颇为自信!

    nbsp他与朱松年龄相仿,自幼经历丰富,随父辈航行南洋,后被蓝玉大军俘虏,入宫为阉。

    nbsp他多次随军北伐,其经历甚至超过大明多数武将!

    nbsp“本王言出必行,好好效力,本王定不负你!”

    nbsp朱松一番勉励后,在郑和、秦武陪同下视察新兵训练,随后离去。

    nbsp“殿下,为何您对这位……郑和如此器重?”

    nbsp回王府途中,耿青好奇地问道。

    nbsp“郑和乃人才,你们与他相处时间短,尚未了解他罢了!”

    nbsp朱松含笑说明。

    nbsp永乐年间,大明王朝有两位杰出人物,一是姚广孝,另一便是郑和!

    nbsp他们身上有着共通之处,正如姚广孝深谙儒释道三家学问,郑和则对西方教义颇为熟悉。

    nbsp正因如此,郑和成为七次下西洋的理想人选,由一位精通西方教义者引领船队远航西方,自是再合适不过!

    nbsp耿青听闻此言,面露诧异。

    nbsp心中暗想,我们对郑和了解不多,是因接触时间不长,但朱松与郑和的交往似乎也不深吧?

    nbsp然而朱松并未多言,耿青也不便追问,只是对郑和这位太监有了新的认识。

    nbsp此后三月间,汉中造船厂陆续下水六艘战舰。

    喜欢。

第585章 绝不辜负你的期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