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各自的收获[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尽力做好这个县令,让邵云安与蒋康宁对永修县和敕南府未来的设想能达成,才能报一丝恩人的恩情。
nbsp京城,永明帝开始计算邵云安和王石井回来的日子了。
nbsp邵云安送了菜和一些吃食到宫里后,君后的胃口是明显好了许多。
nbsp哪怕只是一份腌萝卜条,君后配着都能吃下一碗饭。
nbsp君后和永明帝都很喜欢吃吉祥果,永明帝也喜欢喝荔枝泡的酒。
nbsp不过他虽然爱吃,但也不至于昏庸到让广南府送新鲜的吉祥果和荔枝进京。
nbsp邵云安给永明帝的信上也写了,他已经和陈三礼达成了合作。
nbsp每年荔枝成熟的季节,邵云安和陈三礼这边都派人去广南府,在当地制作荔枝酒、荔枝加工品、吉祥果加工品。
nbsp在广南府先行加工过,增加一定的保质期后再迅速运往京城。
nbsp这其中牵扯到的防腐问题邵云安届时也会和陈三礼商量,务必选一个最合适的方法。
nbsp京城这边新鲜的荔枝和吉祥果还是很难吃到,但运一些加工过的还是能做到的。
nbsp其实邵云安也是想亲自去广南府走一趟,实地考察一番当地的农产品,或许能找到别的商机也说不定。
nbsp永明帝等着邵云安回来,邵云安这边也开始准备回京的事宜了。
nbsp他手把手教赵河完成了一整套的“醉花间”酿造工序。
nbsp这期间他利用陈三礼送来的葡萄也酿造了葡萄酒。
nbsp这个世界的葡萄不像后世那样品种多样,皮较厚,但甜度比不上后世专门用来酿造葡萄酒的葡萄。
nbsp这样的葡萄酿造的工序、发酵的时间等都要有所调整。
nbsp“醉花间”是有保质期的,最多两年,且酿造的时间也短,但葡萄酒却是陈酿的口感更佳。
nbsp邵云安用来装葡萄酒的容器也不是他在永修县定制的木桶,而是他放在空间内的橡木桶。
nbsp陈三礼的这一批葡萄和他种在村子里的葡萄都是为了他空间里的葡萄打掩护。
nbsp这些酒即便酿好了,品级也不会太高,邵云安日后真正要拿出来的是由后世的葡萄酿造出的优质葡萄酒。
nbsp陈三礼这次拿来的葡萄,能用来酿酒的也就一半多,邵云安酿造了5橡木桶的酒。
nbsp加上他之前酿葡萄酒用掉的,他空间里原本囤的空橡木桶就全部用完了。
nbsp葡萄酒在橡木桶中储存,会与橡木发生某种反应,使酒的味道和口感更好。
nbsp邵云安这次回京城也打算找那些外国的商人看能否弄到橡木桶。
nbsp既然这个世界有葡萄酿的酒,那或许真的会有。
nbsp他空间里还囤积了大量的橡木片,如果实在弄不到橡木桶,这些橡木片也能顶一顶。
nbsp别院开始往码头运东西了,翁瑶和女儿也将跟着他们直接回京,不再绕道去府城。
nbsp蒋康宁最迟年后要回京一趟,到时候他也就准备请媒人正式登门商谈他与翁瑶的婚事了。
nbsp如果快的话,明年年底翁瑶可能就是知府夫人了,蒋康宁也就可以结束他的相思生活了。
nbsp村里人也看出来侯爷和瑞郡郎要去京城了,赵村长几乎天天往别院跑,王石井也开始频繁去县城。
nbsp这日,王石井从县城回来带了两封信,不是给邵云安的,而是给儿子王青的。
nbsp信是陈三礼给他的,王青在“白月书院”的两位朋友每人给他写了一封信。
nbsp可能也是听说了忠勇侯要回京了,对方的父亲找上陈三礼,帮忙儿子送了这封信。
nbsp邵云安把两封信收进空间,道:“青哥儿的这两个朋友倒是处的不错。”
nbsp他们回来的时候,王青给这两个朋友写了信;他们要回京了,这两个孩子也记得给他写回信。
nbsp王石井对于儿子的交友情况不予置评,毕竟明年、后年儿子与这两个朋友是否还能继续保持联系谁也说不准。
nbsp前一天,陈三礼帮忙带了两封信给侯爷;第二天,他自己就亲自登门了。
nbsp登门的他还带了好几车的程仪。
nbsp这侯爷和瑞郡郎要回京了,陈三礼也表示一番自己的心意。
nbsp邵云安和王石井没拒绝,回京后他们也会在贵人面前提陈三礼几句。
nbsp陈三礼的心花怒放且不必说,他还带来一个消息——
nbsp所有参与此次与大斯国交易的人要把他们手里的“赠品”和带回来的花铁矿都无偿送给瑞郡郎。
nbsp要不是瑞郡郎,他们哪能知道这大斯国赠送的鱼鳔,啊不,花胶是值钱的好东西!
nbsp陈三礼喝过花胶炖鸡汤了,那味道确实不错,口感也十分特别。
nbsp想到在这之前他们带回来的鱼肚都喂了鸡,陈三礼连着好几个晚上都心痛到没睡着。
nbsp这花胶要怎么处理,处理后要怎么做才能美味,最关键的是不同的鱼肚有什么不同的功效,这些都只能求教瑞郡郎。
nbsp这广南府就是临海的,这鱼肚的价格若能上来,也是给广南府增加一笔税收啊!
nbsp邵云安收了这些人的孝敬,让陈三礼回去等,他写好后让王石井交给他。
nbsp陈三礼喜滋滋地走了,王石井则问:“你把食谱方子给了他,会不会令花胶的价格飞涨?”
nbsp邵云安:“涨很正常,这么好的东西拿去喂鸡本来就是浪费。
nbsp但涨价后能否给渔民带来实打实的好处,就看陈三礼会不会做人了。
nbsp或者说,看那位陈知府要怎么做了。
nbsp如果对方是个贪的,那咱们趁早抽身;如果他是个愿意为老百姓做点事实的,那未来深入合作也不是不可以。”
nbsp王石井赞成地点点头,也给媳妇儿竖了根大拇指。
喜欢。
第349章 各自的收获[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