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明不南渡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多尔衮的想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通州攻城战中,鞑清一方,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主要的是太过于耗费时间,一个多月才将其拿下。

    nbsp而绕行山东的辽宁皇帝却已然临近。

    nbsp南方的反叛,本来对于多尔衮来说是利好的消息,两面夹击之下,辽宁皇帝就算再man都得去捡肥皂。

    nbsp但是那辽宁皇帝就是那么不科学。

    nbsp在辽东指哪打哪,无人能挡也就罢了,回到中原后,又以千人之众硬是干翻了十万人。

    nbsp现在裹挟得胜之势,向北方挺进。士气高昂,战斗力已经不是同日而语。

    nbsp多尔衮只觉得他的cpu要烧掉了。

    nbsp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是在考虑如何才能全身而退。

    nbsp所谓的全身而退指的是。

    nbsp第一,顺治皇帝必须毫发无损的带回去。

    nbsp第二,他们大清能够在这次大战中获得足够的利益,最起码要能够堵住八旗各部将帅的嘴,那样他的摄政王之位才能够稳固。

    nbsp让他多尔衮倍儿有面子后,退兵让出山海关也不是没得商量。

    nbsp多尔衮真的不想打了,这次入关损失太过于严重,即使能够获胜,也必将是

    nbsp不过这样的目标,显然不可能轻易的达到,尤其是在对手是那个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辽宁皇帝。

    nbsp多尔衮虽然有意和辽宁皇帝和谈,这也是目前最理智的方案,来年卷土重来亦未不可。

    nbsp但鞑清的其他将领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接受。

    nbsp黄太吉才死掉没一年而已,而在黄太吉的时期,他们鞑清就是属泰迪的,逮谁干谁。

    nbsp那日子爽的没边,哪怕是议和,都是大明一方主动提出想要议和。

    nbsp因为和他们大清私下议和这件事情,还让崇祯还受到了朝中的压力,干出了让大臣背锅的笑话。

    nbsp如今,位置似乎换了过来。

    nbsp多尔衮想议和,但手下的将领还活在昨日,和废物大明议和?怕是丢不起这个人。

    nbsp提出议和的是阿济格,但是毫无疑问,作为多尔衮最依仗的亲信,阿济格的意思便是多尔衮的意思,他的提议无疑在向其他人放出信号。

    nbsp聪明一些的很容易明白。

    nbsp随军的汉臣们都不敢说话,在这种涉及大清命运的时刻,无论是支持多尔衮的和谈想法,还是背道而驰都不是明智的选择。

    nbsp但拥有八旗依仗的满臣却有底气执意多尔衮的想法,多尔衮虽然是摄政王,但这并不代表,大清是多尔衮的一言堂。

    nbsp先是被辽宁皇帝见缝插针,干番了,沈阳丢了皇帝。

    nbsp又在通州吃了大亏,拿下通州城却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nbsp许多满臣都憋了一股子气。

    nbsp多尔衮之所以现在还是摄政王,一方面是长久以来树立的威信,一方面则是大军在外,大家还对多尔衮报以期望值。

    nbsp不过这种期望,也随着一次次的挫败,而变的弱了许多。

    nbsp“昔日太宗之时,我大清出入关内,如入无人之境,今日何以至此,与明朝议和,他日又有和面目面见太宗皇帝?”图尔格愤愤不平的道。

    nbsp这也代表着其他一部分满将的看法。

 &nb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多尔衮的想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