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无限召唤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6章 扰乱视听求自保[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压力,为解决杨广的西凉军集团,创造有利的条件。

    nbsp袁绍一直企图拉拢中原诸侯,与曹操的关系交恶,刘备便成为袁绍拉拢的主要对象。

    nbsp王导给刘备谋划的外交策略是,对刘芒“外联内防”,对袁绍则是“结而不盟”。

    nbsp因为刘芒的缘故,刘备不敢直接与袁绍结盟。可是,为了战略大局,刘备始终和袁绍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nbsp刘备的治地,被刘芒、曹操、孙策三面合围。而刘备最担心的,就是因徐州而结仇的曹操。

    nbsp结交袁绍,牵制曹操,刘备才能安心发展。

    nbsp而刘芒要做的,就是设法阻止刘备与袁绍暗结盟约。

    nbsp玉玺一事,虽不至于彻底破坏他们的关系,但起码能制造一些麻烦。

    nbsp……

    nbsp离开刘芒的驻地,刘备面色凝重。

    nbsp同是叱咤风云的枭雄,刘芒能想通的道理,刘备自然也明白。

    nbsp王敦道:“主公,刘绛天今日所为,别有用心。其用意,孤立袁本初而利己也。”

    nbsp刘备点头。“吾所担心者,不仅在于此啊。”

    nbsp“主公担心被刘绛天所挟持,令袁本初迁怒、交恶于我?”

    nbsp“是啊……”

    nbsp迎合刘芒,就要得罪袁绍。维护袁绍,又要得罪刘芒。刘备两难。

    nbsp“主公若难以取舍,不如扰乱视听,以为自保之策。”

    nbsp王敦所言,正是政治博弈之惯用伎俩。

    nbsp政治所追求的,无非是趋利避害。

    nbsp政治很奇妙。

    nbsp当有利益摆在面前时,每个政治集团,都想获得更多。其结果,便是分赃不均,从而导致冲突。

    nbsp相反,当有巨大危害时,众人为求自保,反而容易达成妥协。

    nbsp王敦搅乱视听之策,便基于此。

    nbsp诸侯频繁外交走访,互相联络、互通信息,最有利于信息的传播。

    nbsp没用两天功夫,有关玉玺的传言,便生出更多版本,更多花样。

    nbsp几乎每个中原诸侯,都沾了私匿玉玺之嫌。

    nbsp刘芒、刘备自不必说,袁绍、孙策,甚至曹操,都未能幸免。

    nbsp袁绍派人联络颍川贼,劫掠朝廷贡品之事,传了出来。

    nbsp寿春官员带着玉玺,逃往江东一事,也传了出来。

    nbsp甚至,还有传言说,曹操派兵,保护朝廷贡品车队时,趁机窃取了玉玺……

    nbsp传言越传越乱,每个中原诸侯,都有嫌疑,谁都撇不清。

    nbsp版本越多,每个版本的可信度便越差。如此,每个人的嫌疑,反倒变小了。

    nbsp玉玺之事,终于从焦点问题,变成普通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

    nbsp这便是一种妥协。

    nbsp中原诸侯,希望玉玺之事,就此打住。

    nbsp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人想看热闹。

    nbsp刘裕远在益州,中原诸侯争斗不休,是其所乐见。

    nbsp中原越乱,对益州越有利。

    nbsp益州别驾张肃,代表刘裕,赶来嵩山。刘裕早有指示,令其寻找各种可能的机会,在中原诸侯之间,挑拨是非。

    nbsp玉玺之事,正是挑拨是非的最好由头。

    喜欢。

第1206章 扰乱视听求自保[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