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经题,文字清新简白,理法兼备,写得鞭辟入里,更重要的是,小小年纪,文风初成,假以时日,必成文章宗匠。
第二道的四书题文辞稍逊,但也算难得一见的佳作,不想后面竟然杜撰典故。
读书人文章可以差,但品性绝不能!
“圣贤经典,字字千钧,科场文章,句句肺腑,尔竟敢以虚言伪辞,妄图欺天盗名……”
陶提学目光如刀,声音沉冷似铁,务求要触及他的灵魂,让他真真正正认识到错误。
但又到底惜才,临末了将袁清的卷子轻轻放回案上,声音也透出几分语重心长来,“少年人急功近利,本官不是不能体谅,但文章之道,贵在诚心正意。你有此才学巧思,若肯沉心典籍,何愁写不出真学问?”
袁清面上露出几分为难,几次欲言又止。
见他一直没开口,陶提学眉头皱得更紧了,语气又重新严厉起来,“冥顽不宁,读了那么多圣贤书,难不成连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也不知?”
袁清抿了抿唇,终于开口了,“大宗师见教诚当,但此语出《扬子法言》,实非学生杜撰也。”
陶提学怔住,半晌看向在场的几个府县学教谕们,“找本《扬子法言》出来。”
几位府县教谕都惊呆了,一为袁清的勇气,竟敢当堂指出主考官的不是,这跟当众打脸有什么区别?
院试可以说是全凭提学官决定,当众落了陶提学的面子,便是真没有杜撰,也可能被以其他原因不取。
即便退一步,陶提学碍于面子改置一等取中,也很大可能因此在他面前落下不好的印象。
若他在后面的岁试中为难,参与乡试的资格又怎么办?
二为陶提学惊讶,被人当众指出错误,竟然只是怔了下就让他们去找书出来查看,这是城府深呢,还是真的心胸宽广?
惊讶归惊讶,他们还是很快找来《扬子法言》,第一篇《学行篇》后半部分便有‘颜苦孔之卓这一句。
翻书的教谕再次惊讶,不由自主望了眼堂下的袁清,竟真不是杜撰!
陶提学察觉到他的动作,问:“找到了么?”
那教谕回了神,忙点头回道:“找到了。”
说着,就将书递给了陶提学。
陶提学接过书,略一扫,目光便落在那句‘颜苦孔之卓之至也上。
他又怔了怔,忽从太师椅上站起来,竟向袁清拱手一揖:“本官科第早,未尝读得此书,今承教多矣!”
袁清急忙避开,撩袍跪下,“大宗师折煞学生,师严道尊,纵有错责,亦是望生成器,学生唯恐学业不精,负了您的教诲,岂敢受此礼。”
众教谕又是惊讶,四月袁清取府试案首,这些教谕们都认识他,对他的情况也略知道一些。
地地道道的农户出身,面对决定自己命运的提学官,竟应对得进退有度,特别是这招以退为进,既全了陶提学的尊严,又暗表委屈。
PS:原谅我这个没文化的,实在不知道哪些典故对古代读书人来说小众,就借鉴了明朝首辅徐阶任乡试主考官的故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第501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