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余继承的发现[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靠后,而且也只配备三门掷弹筒,可是这伙鬼子在冒进前顶,而且配置了四门掷弹筒。
难道……这伙鬼子只是精锐突击小队的一部分?
余继承马上利用【可视化视野】搜索起方圆十公里的敌军情况。
不过余继承首先发现的,却是系统的变化——【虚拟无人机系统】的升级经验条从0%变成了14%。
这一仗收获不错嘛!居然一下子就收获了14%的经验,看起来系统经验是和歼敌数量挂钩的。
至于【精确弹道预测】的范围却没有任何变化,不过现在余继承能把【可视化视野】做成小地图模式挂在正常视野旁,可以随时观察地图动向。刚才打鬼子的时候余继承还没有运用熟练,和迷龙等人交流的时候还不能做到一心二用,差点让残血鬼子害了豆饼。
经过余继承的仔细观察,发现果然在比己方更靠近苍云岭的地方,有一伙约五六十头的鬼子,行进的路线十分隐秘,移动速度也不快。
“似乎是想绕过苍云岭的正面……这是暴风突击群战术?!”余继承回想起了抗战资料里的内容。
炮兵轰!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
这就是多数军迷对鬼子步兵战术的刻板印象,但其实在鬼子的甲种常备师团里,很多鬼子军官精心研究了一战时汉斯国的暴风突击群战术。
鬼子真正假想敌都是当时的世界强国,为了弥补自动火力相对不足的缺点,鬼子老兵部队把战前侦查,隐蔽袭击、侧翼穿插、防线渗透、衔尾追击做的相当扎实。
在侦查清楚敌军阵地情况后,会专门派出一支负责穿插渗透的精锐攻击部队,保持静默状态隐蔽前进。正面炮兵部队三轮火力打击后,一旦防守方开始投入预备队填线,侧翼的渗透穿插部队一般已经隐蔽至防守方薄弱点100米左右,然后突然展开全部火力,掩护正面步兵冲击缺口。
而打开缺口后这支突击部队并不作停留,而是继续迂回对守军分割包围,向敌军撤退方向包抄。所以华夏军队一旦战事不利退出阵地时,就会遭到这些突击队的猛烈打击。除非退下来的是真正败而不乱的精锐,否则就很容易由战术撤退演变为溃退。
所以鬼子部队在全面抗战初期经常能用几十人追上千溃军,几百人追上万人真不是谣言。然而受限于侦查技术代差,直到抗战结束后很长时间,国府才搞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看样子鬼子应该已经发现了苍云岭上准备阻击它们的新一团,这支隐蔽前行的部队就是准备侧击新一团的突击队。苍云岭后面有总部机关和转移的大批群众,可不能轻易放这支鬼子过去。”余继承心里有点着急。
在《亮剑》原本的时空里,总部安排新一团和七七二团交替掩护撤退,但苍云岭之战后,李云龙虽然干掉了坂田信哲,但却没有听从上级指挥从俞家岭方向突围,导致七七二团孤掌难鸣,差点没法完成掩护任务。
这种战场抗命无论性质还是后果都极其严重,李云龙要不是击溃了坂田联队,再加上旅长师长护着,早就被枪毙了!
“必须要想个办法通知新一团这支鬼子突击队的存在,而且在我们也得想法在鬼子的包围网中间钻出去,绝不能坐以待毙!
但依靠这二十几个人袭击三倍数量的鬼子精锐突击队,现实吗?
余继承扫视了一下洞里这些溃兵的精神状况,不由得神色复杂,溃兵们大多依然神情茫然、无助、衣衫褴褛、形容枯槁、心如死灰。在【可视化视野】里,这群溃兵还是显示为路人的白色,这样的部队根本做不到像喜子和王根生那样的配合,别说打一场硬仗,能够在听见鬼子的枪炮声后不第一时间逃跑就是万幸了。
余继承暗自思忖:必须要把这群乌合之众团结起来,然后领着这群溃兵打一场胜仗重塑信心!
要不,利用一下李云龙的新一团?
第4章 余继承的发现[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