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把李世民说急了,他想跟我一换一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6章 谁是针尖,谁是麦芒[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韬略,我听令就是。”

    程俊一笑,带着他走到馆外,仔细看了看地面,摇头说道:“不行,实在太干净了,朱少卿,你派人装几袋土,再弄来一些烂树叶,铺在地上。”

    朱子奢已经见怪不怪,直接点头记下。

    最终,等到一切弄好了以后,程俊看着新房变旧屋的鸿胪客馆,满意的点了点头。

    万事俱备,只等他们来了。

    …………

    中午时分,烈日炎炎。

    官道上,尘土飞扬。

    赶来长安城的百姓,以及从长安城乘兴而归的行人,顶着烈日,各走各的,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阵马蹄声响。

    官道上的行人纷纷向南望去,只见一辆辆马车,朝着这边驶来。

    马车的前后左右,有侍卫们守护。

    有心之人仔细数了数,发现这些马车分成了两拨,各五百人左右。

    那些侍卫的穿着,和大唐府兵不一样,俨然来自外国。

    是外国使臣......

    百姓当中,有见多识广的人,立即对着周围小声说了开来。

    而此时,两拨人赶着马车,朝这边而来。

    官道上的大唐百姓纷纷避让。

    很快,总共一千人的队伍来到了长安城外。

    长安城门处的城门郎闻声赶来,看到了对方持有的身份凭证,原来是高句丽和百济的使臣,让他们稍等片刻,随即派人前去通知鸿胪寺。

    这时,被护在中间的马车上,走下来了一名青年。

    他高一米八左右,体格匀称,长得白净,双手背在身后,颇具帅气,眯着眼睛看向写有“长安”二字的城门。

    这时,另外一边被侍卫们护在中间的马车上,也走下了一名青年。

    青年肤如小麦,个头一米七左右,有着一张圆脸,笑起来憨态可掬。

    白净青年回头看了一眼走过来的圆脸青年,笑着问道:“义慈兄,你是第几次来李唐长安?”

    被称作“义慈兄”的圆脸青年,名叫扶余义慈,百济王的长子。

    “第一次。”

    扶余义慈龇牙一笑,看着白净青年,问道:“桓权兄是第几次来长安?”

    被他称作“桓权兄”的白净青年,名叫高桓权,是高句丽国的世子。

    高桓权背着双手,低眼看着他,笑着说道:

    “我也是第一次来,我们人生地不熟,恐怕要吃亏啊。”

    扶余义慈圆脸上写满讶然之色,不解问道:“李唐的古人说,远来皆是客,我们远道而来,且是受邀而至,他们应当以礼相待,何至于让你我吃亏?”

    高桓权反问道:“此番李唐朝廷以调停之名,让你我两国休兵不伐新罗,你们百济愿不愿意接受李唐的调停?”

    扶余义慈抬头看着高自己一头的高句丽国太子,摇头道:“我们百济,不是背信弃义之国。”

    “既然我们两国已定盟约,百济自然是按照盟约行事。”

    高桓权淡淡道:“与你们百济联手攻打新罗,是我父王的韬略,你我来李唐长安,也是我父王的缓兵之计。”

    “既然是缓兵之计,那么,我们自然不可能答应接受李唐的调停,李唐的皇帝李世民,一旦知晓我们的态度,怎可能还会对咱们以礼相待?”

第436章 谁是针尖,谁是麦芒[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