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把李世民说急了,他想跟我一换一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6章 算筹计数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孔颖达面带微笑望着二人,问道:“欧阳学士,褚学士,你们还有问题吗?”

    二人沉默不语。

    孔颖达继续说道:“今日之争,是学术之争,虽然不决生死,但一定要争出一个高下。”

    说完,他望向了程俊,又看了看国子监和弘文馆的学生们,说道:

    “你们不要怕争,争,才是天之道。”

    “湖静无波,流水则鸣,谷深俱寂,落石则响,木连为林,风吹则簌。”

    看着两方学子们陷入思索,孔颖达直言说道:

    “流水成溪,意在争相入海,落石震谷,来自山石争动,簌簌之音,源于风摧秀木。”

    “追根究底,是因争而鸣!”

    孔颖达掷地有声说道:“争鸣争鸣,不争,何来的鸣!”

    “儒学也是如此,尔等伏案研究,与闭门造车有什么区别?穷极一生,能让儒学有多大的变化?”

    “自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发展至今,因为周遭环境太过于安逸,天下儒士都快要忘记孟子说的那句话了!”

    孔颖达沉声道:“孟子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家国适用于此理,儒家学说,也同样适用此理。”

    “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久则达。”

    “万事万物,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更没有一劳永逸的道理。”

    “所以要变,春秋儒学,适用于春秋,不适用于战国,所以法家兴盛。”

    “汉初儒学无以济民,所以汉代君主休生养息,黄老之学再起。”

    孔颖达语气一顿,接着说道:

    “到了我大唐,陛下以儒学作为国之根本,奉行以德治国,但在老夫看来,还远远不够,甚至,儒学会因此走向僵化。”

    欧阳询皱眉道:“孔祭酒,你危言耸听了。”

    孔颖达道:“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原因何在,就在于科举!”

    科举......众人纷纷愣了一下。

    程俊闻言目放异色的望着孔颖达。

    孔颖达道:“朝廷开科取士,皆以五经要义为准绳,这没有错,但长此以往,只尊儒学,以后如何不僵啊?”

    “所以,我觉得应该争一争!”

    孔颖达恳切道:

    “我们要着眼于未来,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隅,今日兵家和儒家相互争一争,能让儒家看到更广阔的方向,促其发展,才可使儒学成为万世之基啊。”

    “说得好!”

    程俊拍手鼓掌,听了孔颖达的一番见解,程俊对孔颖达的态度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他竟然能看到未来......程俊想到了后世的八股文,身为穿越者,他知道这个历史。

    但是孔颖达却仅凭蛛丝马迹,就能预料到未来,这份眼界,不愧是大儒。

    欧阳询、褚亮彼此对视了一眼,孔颖达的言语,让他们感到震撼,但是,这并不足以说服他们。

    褚亮问道:“凭程俊一人,你觉得能让我等受益匪浅吗?”

    孔颖达反问道:“不试试怎么知道?”

    褚亮冷声道:“老夫问你,分出高下,应当如何?”

    孔颖达毫不犹豫道:

    “如果程俊胜出,我们国子监,聘其为师。”

    聘其为师......二人心中一惊,让程俊当上国子监的授课之师,孔颖达真够敢想的,程俊才多大年龄。

    但孔颖达确实有这个权力。

    欧阳询问道:“他败了又当如何?”

    “孔祭酒,你要明白,国子监和弘文馆之争,必然会很快传出去,一

第186章 算筹计数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