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4章 机械的诅咒[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蒋郁东也暗暗抿嘴:说来说去,还是机床加工精度不够的问题。他们好像一直在一个地方兜圈子。

    而且程时也没有办法帮忙代加工。

    因为程时的机床都是小型机床,周新生刚才说的这些都是中型机床才能做的。

    他问周新生:“有没有办法把C6140的精度提高,往自动化方向发展呢?”

    其实他同时也是在问程时这个问题。

    因为买全新中型数控机床几乎不可能。

    一来是“巴统协议”限制了。

    二来,经济条件也不允许。机械厂就是因为经济效益不好,发不出工资才要转制。

    他现在深刻感受到了,程时毅然决然地要下岗的原因。

    机械厂就是个扶不上墙的烂泥。

    不对,应该说机械厂就是个烂泥潭。

    扔什么下去都会被缠住,沉底。

    现在,除了程时,也没有人有能力拉机械厂一把了。

    周新生说:“我打听了一下,被封锁之前,军工,航空器生产那边倒是进口了几台,但是国内的中型机床数控改造尚处于起步阶段。”

    这句话说得很委婉,其实就是大家都想干,但是没有一个人干成了。

    蒋郁东看程时没反应,只能直接问他了:“你说呢。”

    程时说:“传统中型车床C6140通过加装数控系统升级为经济型数控机床是可行的。”

    加上数控系统后,就成了后来的CJK6140。

    蒋郁东和周新生听得精神一震,坐直了,竖起耳朵。

    因为他们都知道程时有个缺点,每句话都目的。可是他也有个优点,那就是只要说出来了,肯定能做到。

    从他说要自制小型数控机床,到最后做出来这一点就能看出来。

    程时:“我可以帮忙,但是机械厂必须从上到下都要出力。”

    他反复强调这句话,可是他们似乎没有听进去,其实就是大锅饭吃太舒服,总想依赖别人。

    周新生:“当然。要我们怎么配合。”

    程时摇头:“不是配合。你从根上就搞错了。是你们主导,我只给建议。”

    还好今天问了一下,不然这些人还在等着“配合”。

    蒋郁东:“你把生产科科长和主要技术人员叫来听。我们等着。要他们带笔带本子,过来记。今天程时同志建议你们回去做的,都给我好好做,我要按时间表检查的。”

    周新生忙起身打电话去了。

    等待的时候,刚好几位农业相关的干部进来汇报自上次暴雨后农业生产恢复情况。

    程时上次说的硬质聚氯乙烯水管,塑料厂已经做出来,各厂配合把止回阀也做出来了。现在山区的果树在改种优良品种,浇灌系统也弄好了。

    冬天雨水少,这个系统就已经排上用场了。

    果农们都交口称赞,省掉了不少人力,分摊下来电费也没几个钱。

    这样一来,人均管理种植果园的面积可以比之前多一倍以上。

    程时在旁边

第224章 机械的诅咒[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