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14章 山海新章 一位县委书记的坚守与抉择[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腾飞带来了财富的裂变。巴东的村民养老金突破千元大关,智能手环不仅是支付工具,更是健康监测终端;十家有机蔬菜基地通过量子商城销往全球,溢价高达500%;“青峦”化妆品牌的市值突破千亿,带动上下游企业创造了10万个就业岗位。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陈行甲的“资本神话”。他戴着智能眼镜,调出股票交易界面,32.9亿的账户余额在屏幕上闪烁:“这些年,我跟着星宁的产业布局投量子基建、智能农业股……”他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实时跳动着最新财经资讯,“但这些财富不属于我,早已注入‘巴东乡村振兴基金。”

    坚守初心:拒绝升迁背后的赤子情怀

    此时,陈行甲的妻子林念薇走进办公室。她身着白大褂,刚从县医院的量子诊疗中心赶来。“老陈又在给客人讲‘土味经济学?”她笑着打趣,眼中满是理解与支持。沈知意得知,林念薇放弃了省城大医院的高薪邀请,带着团队扎根巴东,将量子医疗技术引入基层,让山区百姓也能享受顶尖诊疗服务。

    谈话间,陈行甲的量子通讯器响起。上级领导再次提出调他到市里任职,他婉拒的态度一如既往坚决:“巴东还有太多事要做。”他望向窗外的神农量子塔,目光坚定,“这里的智能产业刚成气候,乡村振兴才开了个头,我不能在关键时候离开。”

    未来图景:一座山城的科技突围

    夜幕降临,巴东的量子灯光将长江江面染成梦幻的紫色。沈知意站在神农量子塔的观景台,看着智能农场的无人机群在山间穿梭,产业园区的机械臂在夜灯下勾勒出科技的轮廓。手机弹出消息:巴东的发展模式被列为全国县域经济转型范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邀请陈行甲分享经验。

    “科技能改变一座城,但真正让它有温度的,是人。”陈行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指着远处的村庄,那里的小洋楼亮起温暖的灯火,村民们正通过量子屏幕观看农业专家的直播授课。在这位县委书记的坚守下,巴东不仅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更探索出一条科技与人文并重的振兴之路。而这场发生在深山之中的变革,仍在继续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传奇。

第714章 山海新章 一位县委书记的坚守与抉择[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