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1章 海底动脉:量子科技锻造的时空走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经济的‘黄金动脉。”她调出预测数据:通车后,阿宁与魔都的产业协同效应将使两地GDP合计增长1.2万亿,税收增加800亿。

    消息传开,资本市场沸腾。星宁地产的股票开盘即涨停,民间资本蜂拥而至。某老牌基建企业负责人连夜拜访沈知意:“我们想参与施工,哪怕只做分包商!”沈知意却摇头:“这次合作只对掌握量子建造技术的企业开放——传统模式太慢,也太危险。”她展示了一段模拟视频:在传统施工中,海底隧道一旦渗水,后果不堪设想;而量子建造的智能监测系统,能在渗水前0.1秒启动应急方案。

    3月1日,项目正式奠基。沈知意站在海岸边,按下量子启动键。“星海号”盾构机发出低沉的轰鸣,缓缓潜入海底。现场的智能屏幕实时更新着数据:已掘进12米,地质结构符合预期,纳米防护层自动生成……围观的群众发出阵阵惊叹,有人举起手机直播:“家人们!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施工期间,沈知意频繁往返于杭城与阿宁。在星宁的研发中心,科研团队正为隧道开发“量子潮汐系统”——利用海水涨落产生电能,不仅满足隧道自身用电,还能反哺城市电网;在安全实验室,工程师们测试着“量子护盾”,当模拟海啸冲击时,隧道内壁的能量场瞬间形成透明屏障,将冲击力消解于无形。

    八个月后的通车仪式上,沈知意与沈明辉、沈明玥站在隧道入口。智能大门缓缓开启,第一辆搭载星宁三纳米芯片的自动驾驶汽车驶入隧道。车内的乘客通过全息屏幕与外界互动,量子通讯技术让信号零延迟。“现在是上午10点整,”主持人宣布,“预计10点20分抵达魔都!”

    当车辆准时出现在魔都海岸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沈知意望着这条横跨海底的钢铁巨龙,心中勾勒出新的蓝图:“下一条隧道,我们要连接东南亚;再下一条,直通日韩。星宁要打造的,是覆盖全球的海底智能交通网络。”

    夜幕降临,隧道上方的海面波光粼粼,量子灯光在海底勾勒出璀璨的轨迹。这条由科技与智慧浇筑的时空走廊,不仅缩短了城市的距离,更开启了一个属于中国基建的全新时代。而沈知意与她的星宁集团,正站在浪潮之巅,书写着永不停歇的传奇。

第441章 海底动脉:量子科技锻造的时空走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