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4章 筑梦摇篮里的薪火相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2014年6月17日,京城夏日的阳光透过梧桐叶洒在星宁科技商务区内,蝉鸣阵阵,却掩盖不住工人们返乡前的欢声笑语。工地上,智能塔吊缓缓收起机械臂,完成最后一批构件吊装。曾在这里挥洒汗水的普工老王数着银行卡里的数字,眼眶泛红:“整整68万!俺这辈子头回攒下这么多钱,回去就能给儿子盖新房娶媳妇了!”高级工程师张明远合上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还留着未完成的智能建造算法,他的账户里已躺进180万,足够支撑他在家乡建立小型研发工作室。

    与此同时,在五环内园区旁新落成的星宁建筑学院门前,电子招聘屏闪烁着夺目的光芒:“教师岗位月薪3万起,享丰厚年终奖,单人间公寓拎包入住……工作满一年参与90

    280平公寓抽签!”这份堪称“天价”的招聘信息,吸引了无数建筑领域的精英。刚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建筑博士林夏,在看到“年假50天”和“终身培训体系”时,果断投递了简历:“这里不仅是工作,更是实现教育理想的沃土。”

    学院内部,沈知意正主持教师培训体系搭建会议。全息投影中,智能建造流程的3D模型徐徐展开,她指着模型说道:“我们要培养的不仅是会教书的老师,更是能将星宁的智能建造技术、绿色建筑理念传递出去的引路人。”她调出课程表,除了传统建筑学理论,还新增了“AI建筑大脑应用”“模块化智能施工”等前沿课程,“学生和工人培训班要同步进行,让技术下沉到一线。”

    一周后,建筑学院迎来首批教师。沈知意亲自带领他们参观学院设施:配备量子计算机的实验室、可模拟极端天气的建筑测试舱、能实现全球远程协作的全息教室。当走进教师公寓区时,单人间内智能家居一应俱全,双人间的共享书房配备着价值百万的专业藏书。“这是我们的诚意。”沈

第194章 筑梦摇篮里的薪火相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