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河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章 花魁盛会(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文武双全之称誉,也爱舞文弄墨,但这样的诗却是怎么也写不出的,不免有些沮丧,鬼使神差的说道:“王兄才思斐然,若是肯出手为聂胜琼写些诗词文章,她倒未必会输给贺丽丽与王萍萍。”

    在他看来,依着今日首场赛事的情形,聂胜琼终究是稍逊一筹,纵然可以最终位列花榜三甲,也是夺魁无望。

    只是他说的这句话未必就是真心。怎么说呢?就好像是你遇上了一个自己无法战胜的对手,却又心有不甘,便怂恿着对手去挑战另一个他无法战胜的对手。潜台词便是:我固然是输了,也得让你品尝品尝失败的滋味。

    王棣出手帮聂胜琼,她就能胜出?岂不是荒谬至极,他再如何才华横溢,还能盖过周美成、秦少游去?

    可王未、王末却是巴巴的望着王棣,希望得到肯定的答复。聂胜琼算是熟人,在老太太跟前也得了垂怜喜爱。花魁大会这种事与王家无甚关联,但若是一个熟人得了花魁,自是喜闻乐见的。

    王棣看了梁启伏一眼,淡然不语。

    对西夏人他谈不上有多少恶感,但也没什么好感。对这几人的身份来历,他倒是很好奇。千里迢迢来到金陵,山高路远的,年前便该动身了吧,还是一直在大宋境内逗留?所为何事?

    他仔细回忆前世的历史记载,惭愧,实在记不起今年发生的历史事件。

    想不起便不想,军国大事自有朝中衮衮诸公去伤神费心,他一个弱冠少年,好好享受生活才是正理。

    至于聂胜琼,观感不错,能帮则帮吧。就算她有别样心思,但能哄得老太太欢心,便是一件功劳。

    不过,他终究没有明言。这种事就算做了,也是顺手为之,实在不必大张旗鼓。毕竟,周、秦的名气放在那,即便王棣有作弊神器,也没必要正面与这两位文坛大拿打擂台。

    他在等,等聂胜琼再度出声求援。依他阅人的眼光看来,这是位外柔内刚的女子,不会轻易放弃决定了的事。她既然认定王棣能帮自己,便应该还会来求他。

    首日的赛事结束后,经实时统计,排在第一的是“凝碧馆”的贺丽丽,排名第二的是“轻寒小楼”的王萍萍,第三是“寒烟阁”的聂胜琼。贺丽丽共收到鲜花三千八百五十枝,仅比王萍萍多了一百零八枝,但比聂胜琼多了五百三十枝。

    很显然,周美成的新词为贺丽丽赢分了。这是个词的国度,一首精美词作便能捧红一位新人,文人如此,ji者一样。

    聂胜琼之所以名动江宁,靠的非止是色艺,还有才情。以往她唱的词全是自己的作品,是有江宁第一名ji之誉。但在这花魁大会,她仍是唱自己的词作,相比于周美成和秦少游的新词,差距是明显的。

    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

    而秦观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

    这二位乃是当世的顶尖词人,聂胜琼何以比肩?

    舆论虽多在她这一边,只是请外援这种事本就是允许的,就看谁的背景靠山强些。

    做青楼这行当的自然都有大人物站台,否则早被同行连皮带骨吞下了。

    扬州的“轻寒小楼”就与秦观、孙莘老、王定国等高邮名士有牵扯不清的关系,能在扬州博得偌大名声自在情理之中。

    “凝碧馆”的靠山据传是蔡元长,空穴来风未有其因。

    仙游蔡京,字元长,熙宁三年进士及第,时任江淮荆浙等路制置发运使。

    其胞弟蔡卞,时任扬州知州(注1),乃是王安石的女婿。

    神宗熙宁末,王安石常常对年轻的蔡卞(蔡京之弟)说:“天下没有可用之才啊!不知将来谁能继承我,执掌国柄?”然后掰着手指头自言自语:“我儿王元泽算一个!”回头对蔡卞说:“贤兄(指蔡京)如何?”又掰下一指;沉吟良久,才说:“吉甫(指吕惠卿)如何?且算一个吧。”然后颓然道,没了!

    蔡氏兄弟之才可见一斑。

    “凝碧馆”既与蔡氏有渊源,自非等闲之人可动之。

    而“寒烟阁”则与历届江宁知府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联。

    黑、白、灰,似乎水火不容,却又水乳交融,历来如此。

第26章 花魁盛会(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