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河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章 暗香浮动月黄昏[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下茁壮成长,只一年时间便名列江宁名ji榜前茅。

    聂姑娘声名之盛,便是刚结束“闭关修炼”的王棣亦有所闻——了元可是念叨了好几回,为无法见到江宁的花魁盛会而遗憾唏嘘,其中便有提及这出道即巅峰的聂胜琼。

    巧的是,李之间预定的雅间便在隔壁,王棣等人能清楚地听到那边的动静。

    “梅花傲霜绽放、凌寒盛开,花为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李之问侃侃而谈,果然是熟读百书,知识面极广:“《书经》云:‘若作和羹,尔唯盐梅。《礼记·内则》载:‘桃诸梅诸卵盐。《诗经·周南》云:‘摽有梅,其实七兮!。在《秦风·终南》、《陈风·墓门》、曹风·鸬鸠》等诗篇中,也都提到梅。观赏梅花的兴起,大致始自汉初。《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姻脂梅。“。这时的梅花品种,当系既观花又结实的兼用品种,恐属江梅、官粉两型。西汉末年扬雄作《蜀都赋》云:‘被以樱、梅,树以木兰。唐代名臣宋景作《梅花赋》有‘独步早春,自全其天等贷语。”

    “根据诗文记载来看,隋、唐、五代时的梅花品种,主要属江梅型或官粉型。在川蜀,唐时始有朱砂型品种出现,当时称‘红梅。《全唐诗话》载:‘蜀州郡阁有红梅数株。本朝艺梅技艺大有提高,花色品种显着增多。”难得有在心仪的女子面前表现的机会,李之问自是不遗余力的推销自己:“梅花品种众多,按花色花型可分为宫粉梅、红梅、照水梅、绿萼梅、大红梅、玉蝶梅、洒金梅等型。其中宫粉梅最为普遍,花瓣粉红,着花密而浓;玉蝶梅花瓣紫白;绿萼梅花瓣白色,香味极浓,尤以‘金钱绿萼为好……这梅花山便有两株,很是难得。”

    他转向聂胜琼:“聂姑娘乃是女才子,对梅花定是了解细微的。”

    聂胜琼温婉的声音响起:“梅花亦称花梅,按枝姿分为五个大类,即直枝梅、垂枝梅、龙游梅、杏梅、樱李梅。赏梅贵在‘探字,一般着眼于色、香、形、韵、时……论花花卉之中,惟梅最终清。受天地之气,禀霜雪之操,生于溪谷,秀于隆冬,淡然而有春色,此岂非造化私耶?”

    她似叹息了声,然微不可闻:“小女子自是爱梅的。不过梅之高洁,赏梅也需有所持,否则怕会玷污了梅之清雅。”

    李之问自是拊掌叫好:“聂姑娘脱尘出俗,与梅可堪并论也。”

    这边雅间,众人相视而笑,折服于李衙内的“厚颜无耻”。

    王棣微微点头:“这位聂姑娘倒是颇懂赏梅,可谓是言之有理。”

    “三郎也对聂姑娘另眼相看呀……”王未揶揄一句,说道:“你既评论人家‘言之有理,想必是极懂赏梅之道的,说来听听呗。”

    她是王楠之妹,在姊妹当中性子最是“泼辣”。

    “梅,天下尤物。无问智贤愚不肖,莫敢有异议。学圃之士,必先种梅,且不厌多……”王棣倒也不藏私,顺手指向一株梅树,不疾不徐的说道:“此为江梅,遗核,野生不经栽接者,又名直脚梅,或谓之野梅。凡山间水滨荒寒清绝之趣,皆此本也。花稍小而疏瘦有韵,香最清,实小而硬。”

    众人看向那株梅,果与王棣所言相符,又听他继续说着:“古梅,会稽最多,四明吴兴亦间有之。其枝樛曲万状,苍藓鳞皴,封满花身。又有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初谓古木久历风日致然……”

    他娓娓道来,似在照本宣科,却是惊呆了兄弟姐妹们。这何止是博闻强识呀?对花梅有这等了解,也是没谁了。

    “花艳并秀,非天时清美不宜,又标韵孤特,若三闾、首阳二子,宁桥山泽,终不肯頫首屏气,受世俗湔拂。间有身亲貌悦,而此心落落不相领会,甚至于污亵附近略不自揆者,花虽眷客,然我辈胸中空惆,几为花呼叫称寃,不特三叹而足也……”

    他接下来说的话更让听者瞠目结舌,便是隔壁雅间也静了下来,凝神屏息听他言语。

    “赏梅宜称者二十六条,为澹阴;为晓日;为薄寒;为细雨;为轻烟;为佳月;为夕阳;为微雪;为晚霞;为珍禽;为孤鹤;为清溪;为小桥;为竹边;为松下;为明牕;为疏篱;为苍崖;为绿苔;为铜瓶;为纸帐;为林间吹笛;为膝上横琴;为石枰下棋;为扫雪煎茶;为美人澹妆篸戴。”

第15章 暗香浮动月黄昏[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