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棘圜志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8章 皇恩浩荡[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久闻大明新法神奇。"商人说,"我们愿意以这些医书和药材,换取新法的学习机会。"

    "不必换。"沈明轩说,"医术本就应该互通有无。这样,你们留下来参与编书,我们互相学习......"

    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使得编书工作不断充实。各地的医术精华汇聚于此,创造出了新的可能。

    "父亲。"思雨拿来一份特别的资料,"您看,这是女医们的经验总结。"

    原来白衣堂的女医们这些年积累了大量妇科、产科的独特经验。这在传统医学中是很少见的。

    "好!"沈明轩欣慰地说,"这是新法带来的改变。医术不分男女,只要有济世之心,都可以学医救人。"

    编书过程中,最让人感动的是那些来自基层的经验。一个乡村医者写道:

    "虽然我们条件简陋,但按照新法的原则,用最简单的工具也能救人。这让我明白,医术的根本在于仁心......"

    "说得好!"张若兰读到这里,眼睛湿润了,"这才是我们推广新法的真正意义。"

    一天,正德帝派太医来询问编书进展。当看到已经完成的部分,太医惊叹:"这哪里是一般的医书,简直是开创了新的医学体系!"

    "不敢当。"沈明轩说,"这是集合天下医者的智慧。我们只是......"

    "正是如此,才更难得啊!"太医说,"能让天下医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才是最大的成就。"

    确实,编书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大规模的医学交流。各地医者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创造出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

    "对了。"张若兰提醒,"别忘了把医德一章写详细些。这是新法最根本的东西。"

    "说得对。"沈明轩点头,"术可以不精,德不可不正。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原则。"

    三个月后,这部名为《医道新编》的巨着终于完成。整整十二卷,汇集了数千种医术,记录了上万个病例,可以说是一部空前的医学巨着。

    "总算完成了。"沈明轩看着堆满书案的竹简,感慨万千。

    "不。"张若兰说,"这只是开始。这部书完成后,才是新法真正推广的开始。"

    正说着,思雨从外面跑进来:"父亲!娘!您们快看,各地送来了多少求书信!"

    原来新书还未正式颁行,就已经有无数医者期待。从边关到海疆,从官府到民间,都在等待这部医书。

    "这就是责任啊。"沈明轩感慨,"一部好的医书,就是千千万万个生命的希望。"

    这时,宫里来人了。正德帝看过新书后龙颜大悦,特赐"济世良医"匾额,并下令在全国推广。

    "陛下说了。"太监转述,"此书乃济世之作,天下之幸。朝廷将出资刊印,免费发放各地......"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激动不已。新法终于获得了最高的认可,将为更多的人带来福音。

    "说起来。"张若兰忽然想起什么,"今天正好是我们开始行医的第十个年头。"

    "是啊。"沈明轩望着窗外的月光,"十年前,我们只是想多救些人。没想到......"

    回首这十年:

    从一个小小的医馆,发展成了遍布全国的医疗网络;

    从简单的新法尝试,创造出了完整的医学体系;

    从几个人的坚持,凝聚成了天下医者的共识。

    "父亲。"思雨轻声说,"您还记得当初教我的第一句话吗?"

    "记得。"沈明轩说,"医者父母心......"

    "济世为己任。"张若兰接道。

    这八个字,是他们的初心,也是一直坚持的信念。如今,这信念将通过《医道新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夜深了,济世堂的灯火依然明亮。沈明轩站在后院,望着天上的星辰。

    多少个这样的夜晚,他们在灯下研究医案;

    多少次在生死关头,坚持救治垂危的病人;

    多少回面对质疑,依然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如今,一切都值得了。

    "我们成功了。"张若兰轻声说。

    "不。"沈明轩摇头,"这只是另一个开始。医道无穷,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思雨在一旁说:"但至少,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是啊。"沈明轩望着天空,"只要心中装着济世的信念,这盏明灯就会永远指引方向。"

    月光如水,洒在济世堂的匾额上。"御医院"三个大字庄重而温暖,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

    这是一个关于医道的故事,

    这是一段关于坚持的传奇,

    这是一曲关于理想的赞歌。喜欢棘圜志请大家收藏:

第98章 皇恩浩荡[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