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风起扬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章 两场伏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此同时,在赵云三人伏击周昕大军之际,黄忠与徐晃也悄然展开了对周昂援军的伏击行动。此时,援军的行进速度已明显加快,张固方面故意放走的斥候已将情报传递给了援军。

    当援军的统帅接收到童芝发来的紧急求援文书时,他立刻预感到了事态的严峻。毕竟,建阳城此刻已被“七千”敌军重重包围,城池的沦陷似乎已指日可待。

    若援军无法迅速抵达,九江郡的‘半壁江山恐将沦落于张固的铁骑之下。鉴于此紧迫形势,领军统帅不得不痛下决心,加速部队的行进速度。

    与此同时,黄忠与徐晃正率领着精兵隐匿于山坳的隐秘之处,静待周昂的援军踏入预设的伏击区域。山间的风声呼啸而过,树叶沙沙作响,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激战平添了几分肃杀与紧张的气息。

    当周昂的援军行至一处狭窄的山谷时,突然间,两侧的山崖上旌旗招展,震耳欲聋的喊杀声瞬间响彻山谷。箭矢如雨点般纷飞,巨石滚滚而下,使得援军队伍瞬间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黄忠身先士卒,骑着战马从山巅疾驰而下,宛如猛虎下山般勇猛,直取敌军将领的首级。他身后的士卒们也紧随其后,咆哮着挥舞兵器,冲向敌人。

    黄忠在人群中左冲右突,大刀挥舞得密不透风,所到之处,敌军纷纷落败,身首异处。与此同时,徐晃则指挥着虎贲军从后方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这是虎贲军的首次亮相的第一战,他们身着铁甲,一手持环首刀,一手握盾牌,步伐坚定地向前推进。

    与其他军队的冲锋不同,虎贲军在行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整齐的阵型。五百名将士踏着坚定的步伐前进,虽然没有进行快速的冲锋,但他们所散发出的气息却如同山岳般压迫人心。虎贲军的士卒们面无表情,纷纷自发组成两三人一组的小队,一人负责攻击,另一人负责用盾牌防御。

    在虎贲军的猛攻之下,周昂的援军被打得溃不成军。虎贲军如同一道坚不可摧的墙壁,将敌军不断向后推挤。徐晃与虎贲军并肩作战,将敌军冲得七零八落。山谷中,刀光剑影交织,血花四溅,援军的士兵们惊恐万分,四处逃窜,却终究难逃被斩杀的命运。

    偶尔有士卒侥幸逃出,却也被游荡在外的二百骑兵无情地斩杀。由于人数上的劣势以及突如其来的伏击,周昂的二千援军在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内便陷入了绝境,大战逐渐接近尾声。

    周昂麾下的士兵纷纷选择归降,黄忠遂将这些降兵集结一处,并亲自巡视战后场景。然而,黄忠却目睹了一个令人不悦的现象:部分士兵正在切割阵亡周昂军士兵的首级。

    黄忠面露疑惑,向一旁的徐晃询问道:“公明,这是否是你的指令?”徐晃审视片刻后,摇了摇头,回答道:“并非我之所为,黄将军或许有所遗忘,主公已颁布军功奖赏条例,一级首级可换取一枚五等功牌。”

    黄忠闻言,轻轻摇头,叹道:“罢了,此事暂且搁置。如此行径,似有违仁义之道,待面见主公时,我们再商讨是否有所调整。”

    此时,有军官前来报告,称共俘获敌军一千二百余人。同时,收集的首级数量与出征援军的人数相吻合。

    黄忠闻言,长长地舒了口气,说道:“所幸,并无漏网之鱼。如此看来,消息应当不会外泄。公明,你需迅速为这一千二百名士兵更换衣物,我们即刻启程,突袭阴陵。”

    徐晃点头应允,却又问道:“黄将军,那这些俘虏该如何处置?”

    黄忠沉思片刻,说道:“公明,突袭阴陵无需过多兵力。我们可分出五百人押解俘虏返回,向主公复命,其余人则继续前往阴陵。”

    “你率领一千人作为前锋,身着敌军衣物,诈开城门后迅速控制城门。我则领兵在后,随时准备接应。另外,你需在俘虏中挑选出在敌军中颇为熟悉之人,用他们来叫门。”

    徐晃抱拳领命,道:“明白了,末将即刻去安排。”

    ……

    就在张固于九江激战之时,鲁肃携一车货物,紧急抵达了东海郡朐县。

    糜家起源于汉末东海郡朐县,世代以农耕和商贸为生。后来更是贩卖私盐。

    至糜竺这一代,家族已壮大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富豪巨贾。糜家府邸富丽堂皇,绸缎缠身,牛马成群,资产雄厚,据传可达亿万之巨。家中奴仆、门客数以万计,尽管其中不乏夸大之词,但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糜家的非凡实力。

    鲁肃抵达东海郡朐县后,前往糜府投递名帖,并很快被邀请入内。接待他的是糜芳,彼时糜竺已被陶谦任命为徐州别驾、治中从事,正随陶谦在下邳郡治所下邳县任职。并不在家中。喜欢三国之风起扬州请大家收藏:

第72章 两场伏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