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之重启的柱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章 小年(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口中常说的“送灶王爷上天”。对于生活在北方这片土地上的四九城人们来说,这个传统习俗一直备受珍视,当然,何大清自然也不会例外。

    何大清有条不紊地将需要用到的物品一一整理出来摆放整齐,随后,他拿起一把勺子,精心地馇(chā,动词,边煮边搅)了一点儿浆糊。用一根筷子在勺子里不停地搅动着,发出轻微的声响,像是在欢迎即将到来的仪式。

    弄好浆糊之后,何大清便把李婉君写得对联,满怀敬意、仔仔细细地给贴到灶间的灶王龛上,那鲜艳的红纸与黑色的墨字相互映衬,显得格外醒目且富有生气。

    接着,何大清又虔诚地在灶台上摆上了一碗清水和几个酥脆的糖瓜,这些供品虽然看似平凡无奇,但却蕴含着何大清对灶王爷深深的敬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何大清盼望着灶王爷能够在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时,多替自己家说好话,让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家庭和睦、幸福安康。

    当然四九城过小年的每家每户也不例外。

    做完这些准备事项之后的何大清,开始着手准备煮饺子,因为之前李婉君已经在锅中添上水坐在了炉灶之上,不一会儿,何大清便看到锅中的水欢快地沸腾起来,咕嘟咕嘟冒着热气。

    这时,何大清小心翼翼地拿起之前精心包制好的饺子,数了几个轻轻地放入翻滚的锅中。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饺子在锅中上下翻腾,饺子终于煮熟了,何大清则满心欢喜地用笊篱将饺子捞出放入碗中,准备供奉给灶王爷。

    因为在四九城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送行饺子迎风面”,尤其是在这个特殊的辞灶之日,供奉饺子可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在古老的四九城里有着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呀,何家恭送灶王爷上天的重任自然而然就落到了何大清这个当家人的肩上喽。

    何大清动作利落地搬出一张小桌子放到自家灶间外的院子空地上,打算把它当作专门用于辞灶仪式的供桌。

    把院里一切安排妥当之后,何大清转身返回灶间。他轻轻摘下挂在墙上的灶王爷神龛,小心翼翼地把它请到院子里,并稳稳当当地放置在那张临时充当供桌的小桌子之上。

    紧接着,何大清又有条不紊地把糖瓜、和那碗清水、一碗香喷喷的饺子以及代表着四九城特色风味的月饼四大样(自来红、自来白、提浆月饼和翻毛月饼),还有作为灶王爷坐骑的草马依次整齐地摆放在神龛前面。

    做完这些之后何大清满脸庄重地招呼李婉君与何雨柱,让他们一起过来参与辞灶仪式。

    何大清小心翼翼地点燃了供桌上的香烛,那闪烁的烛光瞬间仿佛照亮了整个院子。接着,他恭恭敬敬地将清香插入香炉,香烟袅袅升起。

    然后,何大清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纸钱和金银元宝,轻轻投入火盆之中。火焰熊熊燃烧起来,纸灰在空中飞舞。

    此时,何大清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口中念念有词:“灶王爷啊,请您保佑我们一家老小平平安安、顺顺利利。请您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几句,让我们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喜欢四合院之重启的柱子请大家收藏:

第62章 小年(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