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人,小人有话想对大人说,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元躬身行礼,开什么玩笑,哥们要是跟着你回去,还怎么进行下一步计划。

    在军中外出捕捉金军斥候,还能混点词条,跟你回去了,总不能见一个杀一个吧。

    “讲”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如今朝廷动荡,正我读书人,精忠报国之际,请大人允许我继续在军中杀敌!”

    孙傅思索了半天,对他的越来越欣赏,对功名毫不动心,一心杀敌,真是我大宋的好儿郎啊。

    不能怪孙傅这么感动,当时宋军低落的士气看,的确太需要鼓舞了。

    要知道,自从1125年金军南下以来,一路上攻城拔寨,如狼似虎,宋军不堪一击,对阵即闪崩,其间逃亡、投降者不计其数。

    靖康元年(1126)十月二十四日,金军西路军粘罕部,兵临平阳府(山西临汾)咽喉回牛岭。

    在看到这个易守难攻的天险后,身经百战的粘罕也吓得不轻,生怕宋军依托回牛岭高地投石放箭,因此一度按兵不动。

    可"按兵不动"了几天,对面宋军也没动静。

    试着攻了一把,却差点没被雷晕:不但驻守回牛岭的宋军,就连平阳城的宋军都跑了个精光。

    如此战略重地,竟就这么白送给人家。

    为何如此稀松?自从宋金战争开打,河东地区的宋军精锐们,却是"放松"依旧。

    将领们除了一如既往饮宴作乐,就连朝廷拨发的军费,竟都厚着脸皮克扣。

    就苦了为国血战的士兵们,打着保家卫国的苦战,领到的军饷竟都被掺杂了铁钱,该拿的钱一级级都被军官们扣光。

    尤其这回牛岭上,镇守此地的宋军"精锐"部队,在这严寒季节里,竟还打着赤膊。

    每天吃的"军粮",竟都是一些发霉的豌豆。

    如此境遇,大敌当前,这些士兵也只是悲愤哀叹:"军食如此,而使我战乎"。

    腐败成风的大宋,就这样让多少士兵寒透了心,在生死存亡的关口走了个精光。

    赵元的态度怎么能不让大宋的兵部尚书感动,人心惶惶的时候,还有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文人,一心为宋。

    “好好的干,我定会与枢密院尚书路允迪商议,不让大宋将士寒心。”

    说罢,便带着郭京匆匆向宫里方向走去,看来是要带着他去见宋钦宗了,神棍郭京不日就要

    飞黄腾达了。

    赵元看着远去的背影,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太险了,差点耽误我的逃生大业。

    没办法,现在北宋积弱难返,等兄弟顺利到达南边,一定会给几位多多烧纸的。

    “前锋营集合!”一名校尉跑出来大喊道。

    “赵元可在!”

    “小人在。”

    原来孙傅与赵元见面时,禁军一名正五品镇远将军就在旁边陪同。

    见孙傅这么欣赏他,于是临走时,把他提为小队长,现在麾下已经有十个兵士可以指挥。

    揣摩上官的心意,还是宋朝做得好。

    赵元撇了撇嘴,刚穿越一会自己就成了小队长了,这也算是穿越人士升官最快的吧。

    很快,所有准备征讨的禁军都汇合到一处,浩浩荡荡足有数百人。

    光是校尉就有十个,由一名定远将军带队,尽皆踏出城门,准备去捕捉金军斥候。

    “这次出动的人数,好像比上次多了不少。”

第4章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