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造反造到大动脉,发现自家是皇族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5章 你家四代官商,不想当官吗?[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我愿意放弃黑市生意,全力配合官府,只要大人能饶了犬子这一回!”

    蒋琬服软道。

    其实如果元子明不给他偷听这两家在背后蛐蛐自己,蒋琬可能还会有些迟疑。

    但现在,比起黑市的利益,他更想要报复宋孔两家!

    毕竟蒋家有盐商的差事,失去黑市也不会伤筋动骨。

    “那件案子我看过卷宗了,确实是误杀,我可以改为众人推搡时,对方失足摔死,你给一大笔钱,犬子就可以出去了。”

    元子明让蒋琬喜出望外,不过这不是最紧要的。

    接着对方又抛出了一个,让蒋琬魂牵梦绕多年的愿望——

    “你们家四代官商,却没有官身,不觉得失望吗?”

    蒋琬一个踉跄,重心不稳差点跌倒在地。

    他猛地掀开自己的马大褂,毕恭毕敬跪下来道:

    “小的,其实一直很想进步啊!只是大魏祖制,商人不得为官,不得参加科举,虽然自我曾祖父开始,就为太祖爷、太宗爷办差,还得了御赐之物,但始终没有一官半职啊!”

    元子明笑道:“此次庙堂命我来汴州,还授予我便宜行事、临机专断之权,遇事可先斩后奏!”

    “如今永乐天子临朝,提高商人地位,开放科举取市,一切不依旧制办事!”

    “蒋琬,若本官有意任你为市令,管理汴州所有的商市,拿九品官衔,你可愿意?”

    闻言。

    蒋琬整个人面红耳赤,如同喝醉酒一样亢奋,充斥着难以言表的狂喜。

    “草民愿意!就算一文钱的俸禄都不要,也愿意领这个差事!”

    元子明微微一笑。

    别看蒋琬这个土豪,连汴州五品官都敢掌掴。

    但事实上,他内心对朝廷编制的渴望,早就达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

    毕竟老蒋家四代人的努力,都换不来一身官袍,就连九品官都是遥不可及!

    这就是古代社会的商人群体,这些人有能力,见识超群,而唯独因为在政治上不得意而抱憾终身。

    这时候,要是稍以官职为诱,就能激发这个群体无穷的向心力!

    十日后。

    在实行夜市与草市后,汴州的商业明显要比先前繁华多了。

    汴州开了东西二市,只用了一天时间,规模就达到了之前鬼市的十倍。

    官府收的商业税,一天就抵得上二十天的农税了!

    市面上的夜市和草市,则是完全由蒋家和官府垄断。

    蒋家毕竟是汴州最大的商户,有他牵头,汴州的大小商贩才会自愿进驻。

    这着实把本来想看好戏的孔家和宋家给惊住了。

    你蒋家,居然被一个九品芝麻官给“招安”了?!

    无奈之下,孔家和宋家只好释放了一批农奴和妇女出来,作为回应。

    刺史府。

    “嘶——”

    江媚娘望着被刺破的玉指,疼得倒吸一口气,气得将刺绣给拍在桌上,

    “我堂堂大魏第一杀手!先帝时期,杀胡人大将,杀朝中权臣,杀奸佞小人,杀红颜祸水,你不叫我去杀人也就罢了!你居然叫我来学刺绣?陛下!”

    气得连元子明的皇帝身份都要抖出来了。

    元子明只好赔笑道:“你现在好歹身份是‘刺史夫人,总得学下女红,到时候是需要起带头作用了!”

    “我学女红跟你推行新政有什么关系?”

    对方杏目圆睁道。

    “关系大着呢!”

    元子明说道,

    “现在三大家族释放的人口,有两千余人,其中一千多农奴,我已按照均田令给他们重新发放田地耕种。但良家妇女,大概有数百人,这些人大部分已经无法回到娘家了,又没有一技之长,长此以往,只怕还会走以前的老路,流落风尘。”

    说完,他摊开一张图纸:

    “但对于这些人,我有大用!”

    “这是什么?”

    江媚娘饶有兴趣打量着图纸上的“器械”,做工很精巧,小小的玩意,内部居然有这么多构造。

    “这叫纺织机,是我在长安时制作的。”

    元子明说道,“寻常织布的机器,笨重粗糙,普及性不强,所以我国织布大多都是民间小家庭生产的‘土布。”

    “而这种纺织机,上手极快,效率很高,能够组织女工进行大规模高效生产!”

    元子明双目神采奕奕道,

    “我已经下令,在汴州组建一个官办的纺织工场,将三百名良家妇女聘为女工,每月发放工钱。你是刺史夫人,届时要带头去当首席女工的!”

    “你想想,大魏朝开国以来,第一次出现太后当女工,炸不炸裂?”

    “炸你妈个头啊!”

    …

    跪求五星!跪求五星!跪求五星!喜欢造反造到大动脉,发现自家是皇族请大家收藏:

第185章 你家四代官商,不想当官吗?[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