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二次试探(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心作祟,也看不到这人藏在面甲里面的心情。所以他继续说:“我听说这次任务不容易,好像连任务目标地都没提到,要让你们自己选。你想好去哪儿了吗?”
“哪有什么好选的!”他的声音有些无奈,“选来选去,无非就是两种状态——要么是活着,要么是死了。所以我选活着。”
李文嘉闻言,朝他看了一眼,随后重重地叹了口气。
只是活着吗?
如果只是活着的话,这样就比较麻烦了。
虽然李文嘉没有学过心理学,但战后摸爬滚打一百多天,却也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真的希望活下去的人,从不会选择活着,他们只会去选如何活着。
“我还是第一次在这种天气出门。”李文嘉转移话题。
“我也是。。。。。。”卢弦武终于转头朝向李文嘉,他扫视了一眼,随后伸出手指,在半空中点了几下,“你这样不怕冷吗?还有你的防护服去哪儿了?”
李文嘉注意到,这人似乎不熟悉,最新型号的外骨骼的操作,还在用老式的AR操作方式。他回想起出发的时候,确实有一部分志愿者,符合他这样的特征。
那是二次入伍的警察。
警察的战斗力,在远征队里也不算垫底,就是不知道,他以前到底是做什么的。
“哦,我不怕。”他正色道,“防护服的话,给我用有些浪费。”
卢弦武的手,僵在半空。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把手放回了怀里。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风雪变得更大了,狂风卷积着地上的积雪,把车后座的那个袋子刮出哗啦啦的声响。两人缩在自己的座位上,尽量减少自己的表面积。
其实还是有些冷的,李文嘉感觉,自己像是被装进了冻干机里。他身上的家伙什都不起作用了,那些冰冷刺骨的寒风,在往每一处缝隙里钻。它们带来了令人胆寒的呼啸,又带走了物体表面的全部余温。
另外一人应该是打开了电辅热,他很安静的靠在座椅上,看来是打算在出发前,先小睡一会儿。
李文嘉不知道自己等了多久,为了防止低温将座驾冻坏,他还得时不时把脚伸下去踩一下油门,好让发动机保持在一个相对理想的工作温度。
“咻!”
“咻,咻!”
迷迷糊糊中,李文嘉好像在风暴中听到了别的声音。
此时的另一边,远在四十公里外。
那条李文嘉来时的高速公路上,有十几台野战炮,已经在风雪中调整好了角度。它们在公路上一字排开,在自动装弹机的辅助下,平均每八到十秒,就能发射一次。
它们都是电热化学炮,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落伍的装备了。
这一点上不能责怪后方,当时撤离的时候,大部分电磁炮都被他们带走了,而剩下的那部分,还是处于损坏状态的。换句话说,后方在异常困难的局势下,还能给远征队凑出几个火炮营,已经算是非常厉害了。
当然,这些宝贝疙瘩,现在也不剩多少了。炮弹本身,在远征队里,也是难以再生产的类型。所以除开一小部分火炮,是正常战损的,其实大部分损失的火炮,都是变成了替换零件。
巨大的炮击声此起彼伏,炮口的气浪,让周围的风雪,出现了短暂的停滞。
然而事实上,这个火炮阵地没有太多人手,在这里工作的战士,多半也只是在做着,繁重且枯燥的弹药输送。
由于他们没法对着弹点进行观测,所以整个阵地的全自动火炮,全被指挥部远程遥控着。他们在无人机打击带外围,布置了多个地震测量器,这样就可以粗略地估算,每次效力射的着弹散布位置。
“砰砰砰!”
又是一轮交错射击,剧烈的冲击,甚至让高速路面都开始变形。
经过特别改造的一百五十五毫米口径的弹头,被高温的压缩空气,极快地加速到八马赫,自旋着冲出炮膛。它们穿过云层,在平静的对流层上部空间中,短暂地飞行一段时间。随后以一个略带弯曲的弧线,按照指挥部的预想,落在了这次行动的必经之路附近。
“轰轰轰!”
炮弹大多是凌空爆炸的,但它们的爆炸,没有想象中的剧烈。它们原本的装药,被一种瞬爆型电磁脉冲装置取代。这些装置能够在数十毫秒内,释放出大范围的高能电磁脉冲,从而摧毁附近的电子器件。
火力覆盖总共持续了两个小时,那条公路上的积雪,几乎都被爆炸冲击波吹散了,露出了它原本的、坑坑洼洼的样子。甚至路边设施里的磁性金属,也被持续不断的电磁脉冲给磁化了,变成了一个个巨大的吸铁石。
“嘿!醒醒!炮声停了,我们该出发了!”黑暗之中,李文嘉对声音格外敏感,他拍了拍身旁的卢弦武,但这人似乎很疲惫,一直没有动弹。
不一会儿,远处突然响起了嘹亮的哨声,声音穿透黑暗和迷雾,震憾着周围每一个清醒的战士的神经。
第26章 二次试探(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