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无能的我变身成美少女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交界地[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说的真是杂草吗?”姜铃在频道里问道。

    “对,就是杂草。它们一年能长几百米长,只不过是往下长的。”鼹鼠回答道,“这年头很多生物都喜欢往地下钻!”

    这大概就是野兽和人类的本质区别了,趋利避害的生物本能会让野兽们尽可能地跑到适宜的地方生存,而人类却将希望放在恶劣的地表——那些地底下的人做梦都想回到地表生活。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抗争史,现在人们又回归到与自然抗争的循环中了。

    鼹鼠带的路是沿着绿区边缘的,这样走有很多好处。那些被派往绿区开发的人在边缘建立了很多矮小的围墙,沿着这些围墙走是不会搞错路的,而且围墙还能阻挡一部分风雪。他们需要找到一条高架公路,这条公路会通向交界地站。

    人类在黑暗中行走其实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当他还知道黑暗里藏着怪物的时候。三个人在风雪中一脚深一脚浅,身后的脚印以极快的速度被积雪掩盖。若不是几人装备精良,说不定一夜过后,就得人间蒸发了。

    由于没有参照物,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们突然感觉脚底下的地面变得平整起来。在行进中变得昏昏欲睡的姜铃猛地反应过来,她赶忙大喊:“停下!我觉得我们到了!”

    缠在她腰上的绳子一下子绷得笔直,随后又松垮下来。过了好一会儿,两个大个子才靠近姜铃,他们身上挂着的手电筒照的她什么也看不见。鼹鼠好像明白了什么,他赶忙试图把手电筒取下来,但被冻结的机械不听使唤,那个手电筒掉在了地上。光芒打在远处,他们看到了被风刮地吱吱作响的路牌——他们确实到了。

    “时间过去多久了?”鼹鼠发话道,他用另一只手敲了敲外骨骼,震下来不少破碎的冰块。

    “五个小时,我们只走了七公里路!现在是凌晨四点不到。”鼯鼠回答道,他的声音有些疲倦。

    “加快速度。才走了三分之二的路程。”鼹鼠弯腰捡起了掉在雪地上的手电筒,姜铃看到他的外骨骼上挂满了冰凌。

    “刚刚下过雨吗?”她问道。

    “不是,是外骨骼的散热系统熔化了一部分雪花,然后又被寒风冻结。”鼯鼠马上就回答了这个问题,看来这样的问题很常见。

    之后的路程就相对轻松一些了,这条道路修建的很好,看起来应该是直到战前还在维护的城际高速公路。除了还在呼啸的风雪和地面上的积雪以外,几人没有碰到任何麻烦。好吧,事实上一路上的暴风雪已经让人们受够了,相反,如果出现一些意外情况,说不定还能算是一个插曲。可惜什么也没有,光是这样的恶劣环境就足以让生命止步了。

    凌晨六点的天空还是昏暗一片,放在以前的话,这里应该可以在东南方看见升起的朝霞。经过长途跋涉,几人在换上最后一对滤罐前,总算远远地看到了黑色的低矮建筑。那里应该就是交界地站的某个地表出入口了,他们很快就看到了建筑上发出的灯光。

    这里的地表辐射量明显少很多,他们进入消洗程序后,很快就从隔离舱里出来了。然而,站点的情况很不好。这个站点的供电系统明显出了问题,站内只有少数地区还能提供照明,其他地方几乎都停电了。

    三人越是靠近那些亮着的地方,心情越是糟糕起来。他们的电力基本上全依赖临时供电车,那些车辆的汽油机轰鸣声在地下空间内格外吵闹,以至于它们周围一个人都没有。

    “你们去忙吧!我去人们那里打听点事。”姜铃对着另外两人说道,“撤离的时候在频道里呼叫我就行。”

    三人变成一人,姜铃获得了短暂的自由。

    站点里的人们大都居住在集散地的车库里,这里堆积着很多箱子和物资,一些人正在排队领取某种食物。姜铃远远的看了一下,他们的食物看起来比较湿润。她走近一个人群聚集的火盆旁,这些人正在烧着一些空置的木箱。

    “。。。。。。我去下面看过了,酸水已经淹到地下二层了。还好我把家里的东西都带上来了,有好多人走的时候都没把东西带上,现在这苦日子,啧啧啧。。。。。。”姜铃听到这些烤火的人在聊着什么,她把头盔脱下来并挂到背包上。她没有把防护服脱下来,这里就有不少人身上穿着一套防护服。

    “我听说对策局已经派人过来了,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派了多少人。”一个妇女坐在一个油桶上缝补着什么。

    “他们一般外派的人很少,我只希望人数少一点。”一个脸上有条疤的凶恶男人说道,他正在火堆旁制作某种卷烟。

    “对,他们人越少,说明事情越安全。”旁边一个瘦子插嘴道。

    姜铃看到这个站点并不像是一个严格的军事化站点,这里的人反而有一种散漫的错觉。于是她在观察了一阵后,开口询问道:“你们有没有看到过一个叫做‘三杨商队的小队?他们有三个。。。。。。”

第11章 交界地[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