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0章 连年征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居然还是御驾亲征。

    而这一次,国内都已经不只是民怨沸腾了,都已经有朝中贵族举兵反叛、看样子追随的人——不论是百姓还是其他王公贵族——还不算很少,不然不能让一向不把国内动荡放在心上的杨广直接宣布撤兵回朝。

    理论上,这样的巨大变故,显然已经充分展现了隋朝此时的内部问题有多么严重:百姓们吃不上饭活不下去决定造反或者落草为寇,这种情况也就是那样,只要没有发展到全天下性质的就都还好。

    但是,朝中的公卿反叛,还真的拉来了一批支持者,声势浩大……这就足够说明问题了。

    通常而言,脑子清醒一点的皇帝,都能从中嗅到不同寻常的意味,并由此做出些政令上的调整改变。

    理论上。

    但是实际上,杨广在平叛之后的又一年,也就是总体上的第三年,居然发动了第三次征讨高句丽的战争!

    高句丽到底有什么吸引杨广的?

    能叫他这么不顾天下、不顾百姓、不顾朝廷、不顾杨氏基业,不管不顾地一定要去打?

    大业八年、九年、十年,连续三年啊!加上大业七年开始的战前准备,几乎是整整四年!

    四年时间,全天下地征发徭役,无数的民夫乃至民妇陷入了战争之中,虽然他们未必上战场,但是他们需要去服徭役乃至在接近前线的地方运送粮草——这么一来,国内还剩下多少人?而这些剩下的人之中,又有多少还算得上是个能完全处理地里的活计的壮劳力?

    刘彻不知道隋朝的具体人口。

    但是他想也能够想到,在之前修筑宫室中丧生或者生病残疾以至于不再是“壮劳力”的人并不少,而一直在修筑的运河也同样会吞噬大量的壮年人口;加上这连年战争前线后勤吞噬的壮年人口,隋朝这两年国内剩下的壮劳力绝对多不到哪里去。

    如此一来,耕种之事如何进行?农时又怎么能够不耽误?

    农耕,可是整个天下、所有王朝的根本!

    不论是什么人登基,都要先做好耕种的各种政令——这不只是为了体恤百姓,更是为了保证天下的稳定,让大部分人有活干、有东西吃,为了保证朝廷的赋税收入,以此维持朝廷的运转。

    放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一般即便要打仗,大家也会选在一个不耽误农时的时间。

    像是杨广这样,连续三至四年,每一年都差不多是全年投入战争……

    所有的一切都会乱套。

    而朝廷——看样子,赋税还是不会少收的。

    至于说理论上隋朝应该有许多粮仓,官府可以救济百姓之类的……刘彻觉得,以当下看到的情况,大约是不会有这种事的。

    “杨坚是怎么教儿子的?”喜欢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请大家收藏:

第230章 连年征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