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网游:开天辟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诗动荀彧[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点文学]https://m.1dwx.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世忠,你我虽名为主仆,实则子谦一直敬你为兄,这点你应该知道,所以有什么话直说就是,不用顾虑什么。”

    蓝星见他欲言又止的,毕竟是自己的心腹,总得有点言论自由吧。

    “主公,良臣(韩世忠字)想问的是,这些道人也是在积德行善,为何要拒绝他们?”

    韩世忠想了想,还是没忍住,问道。

    “世忠,你也知道我是异人。”

    “实不相瞒,其实我和跟我一样的那些异人,准确来说,称我们为后世之人或者后人更为恰当一些。”

    蓝星低声说道:“其实我们这些所谓的异人,是来自两千年后的人,流着和你们一样的血液,我们自称汉人。”

    看韩世忠张大了嘴巴,蓝星笑着打趣道:“从理论上来说,我和那些异人应该叫你们这个年代的人为祖宗。”

    “主公说笑了!”

    韩世忠像是心里打破了什么似的,蓝星能感觉得到,他有种突然松了一口气的感觉,整个人的气质一下深邃凝炼了许多。

    蓝星笑了笑:“所以,我们这些后人能够知道这个年代发生的许多事情,我们那个年代,把这叫做历史。”

    “根据历史记载,公元184年2月,也就是下个月,张角、张梁、张宝打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发动了推翻东汉王朝的起义。”

    “因为他们头戴黄巾,所以又叫黄巾起义。”

    “或许,张氏三兄弟的初衷是好的,但失败的是,这三兄弟并没有治国理政的才能,再加上没有战略眼光,仅仅九个月就被大汉朝廷打败。”

    “这次起义虽然席卷了大汉十三州,声势浩大,最后他们三兄弟却成了祸害百姓最大的罪魁祸首。”

    “据估计,这次起义导致大汉人口锐减两千多万,所以后世史书又把这次起义称为黄巾之乱。”

    “这下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准这些道士进村了吧?”

    蓝星声音低沉,脸色沉重。

    “主公,良臣多谢主公解惑!”

    韩世忠面含感激,抱拳鞠躬,恭敬道:“主公为人中龙凤,胸中丘壑万千,还望主公能尽量保存我大汉百姓。”

    “良臣虽然力薄,也定要助主公一臂之力,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世忠何必妄自菲薄?”

    蓝星扶起韩世忠,深邃的目光看着不远处的府衙,低沉叹息道: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这几天在三国里所经历的一切,如同醍醐灌顶,让他心智成熟了太多太多。

    此时和韩世忠聊起来,难免心情激荡。

    所以才一时没忍住,吟诵起来。

    这首词完全说出了他的心声,他的忧虑。

    “主公…”

    韩世忠有些哽咽,他没想到,这个年轻得脸上稚气未脱的主公,竟然怀着这样深刻的忧国忧民之心。

    “好诗!好诗啊!”

    一个珠圆玉润的声音在不远处赞叹着。

    蓝星转头一看,是一位翩翩如玉般的公子,头戴文士巾,身穿儒生袍,脚踩兽皮靴,此时正闭着眼睛,似乎还在回味。

    蓝星也不打搅他,静静的等着。

    不多会儿,那青年才睁开眼睛,从他的眼里,蓝星感觉到了幽深、睿智和沉沉的忧虑。

    “让兄台见笑了!”

    蓝星抱拳见礼,道:“此诗并非在下所作,只是一时感慨之下,诵之借以明志罢了!”

    “哈哈哈!”

    青年睿智幽深的目光灼灼一亮,笑道:“兄台这话,足见赤诚,不过,正所谓好诗有灵,非赤诚至性之人吟之,无非是无病呻吟罢了。”

    “???耙苍??

第16章 诗动荀彧[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